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典籍 >  《脉经》

《脉经》

  • 基本信息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卷、九十八篇。本书在学术上的主要特点,一是对脉象的系统归纳。第一次把病脉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的体状、搏动征象及其变化,都作了具体描述,丰富了中医诊断学的内容,使脉学系统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医籍内容。
    名称
    《脉经》
    成书年代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作者
    王叔和
  • 成书背景

    脉学在我国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了。切脉是祖国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如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中指出,有一些医生缺乏脉学知识,或者对于脉学不大讲求,这样临床诊断不明,对于病患者说来是很危险的。因此,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 作者简介

    王叔和(约3 世纪),名熙。西晋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一说今山东济宁)人。魏晋间医学家。曾任晋太医令。王氏性度沉静,博通经方,于诊切之术有较深研究。鉴于前人撰集方书,其有关脉学部分,或混杂相涉,烦而难明,于是考核遗文,摭拾群论,采集前代医家医著如扁鹊、张仲景、华佗及《内经》、《四时经》等论述脉学的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撰成《脉经》。此外,王氏曾编次整理了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对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贡献。

  • 内容简介

    《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全书共分卷、九十八篇。


    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


  • 学术价值

    1.确立脉象指下标准


    《脉经》第一次系统论述各种脉象,总结归纳脉象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24种,并准确描述了各种脉象的不同指下感觉。如谓:“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脉经》后历代中医著述对脉象的描述,均未离开《脉经》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脉名种类基础


    《脉经》对古代医学文献散载的30余种脉名进行整理,归纳为24种脉象名称,从而奠定了脉名种类的基础,成为历代脉书中脉名及其分类的基本准则。


    3.首开脉象鉴别先河


    《脉经》在提出24脉象后,紧接着提出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伏、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八组相类脉,提醒医生要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对后世医家对脉象的鉴别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


    《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从而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脉经》的脏腑定位,历代除大小肠、三焦脉位略有歧议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5.总结脉象临床意义


    《脉经》对不同脉象的临床意义也作了大量论述:一是对脉象主病进行原则概括,如“迟则为寒”,“洪则为热”;二是结合脉、证、病机、治疗进行综合总结,如“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等等。这类论述对脉象临床意义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反映出当时的脉象病理研究已达到较高水平,同时一直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 流传版本

    《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1949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隋书.经籍志》最早著录。刊行之后,自晋至唐历三百余年流传不绝。宋代校正医书局曾对此书进行校勘。


    现存主要版本有:元天历三年(1330)广勤书堂刻本、明成化间据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明万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阁丛书》本、清光绪十七年(1891)《周氏医学丛书》本、清光绪十九年(1893)杨守敬校勘本等。人民卫生出版、商务印书馆、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 影响评价

    《脉经》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西藏,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13世纪~14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学,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 章节目录

    卷一


    脉形状指下秘决第一(二十四种)


    平脉早晏法第二


    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


    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


    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


    持脉轻重法第六


    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


    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


    辨脉阴阳大法第九


    平虚实第十


    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


    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


    迟疾短长杂脉法第十三


    平人得病所起第十四


    诊病将瘥难已脉第十五


    卷二


    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


    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


    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平奇经八脉病第四


    卷三


    肝胆部第一


    心小肠部第二


    脾胃部第三


    肺大肠部第四


    肾膀胱部第五


    卷四


    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平杂病脉第二


    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


    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


    诊损至脉第五


    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


    诊百病死生诀第七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


    卷五


    张仲景论脉第一


    扁鹊阴阳脉法第二


    扁鹊脉法第三


    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


    扁鹊诊诸反逆死脉要诀第五


    卷六


    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


    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


    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


    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


    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


    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


    肾足少阴经病证第九


    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


    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


    卷七


    病不可发汗证第一


    病可发汗证第二


    病发汗以后证第三


    病不可吐证第四


    病可吐证第五


    病不可下证第六


    病可下证第七


    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


    病可温证第九


    病不可灸证第十


    病可灸证第十一


    病不可刺证第十二


    病可刺证第十三


    病不可水证第十四


    病可水证第十五


    病不可火证第十六


    病可火证第十七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


    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


    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


    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


    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


    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


    热病脉损日死证第二十四


    卷八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平湿脉证第二


    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


    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


    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


    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


    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


    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


    平黄胆寒热疟脉证第九


    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


    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


    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


    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


    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淡饮脉证第十五


    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


    卷九


    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


    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


    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


    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


    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


    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


    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


    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


    平小儿杂病证第九


    卷十


    上足三阳脉


    上足三阴脉


    上阳跷阴跷带脉

  • 基本信息

  • 成书背景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学术价值

  • 流传版本

  • 影响评价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