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典籍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 基本信息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名称
    《黄帝内经》
    成书年代
    战国至秦汉时期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作者
  • 成书背景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 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係中医理论着作,非一人一时之作。该书的主要部分已形成于战国时间,还有一些内容是秦汉乃至唐代医家补撰的。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不同传本,其中名为《素问》、《灵枢》最为流行。《素问》、《灵枢》两书合称为《黄帝内经》。


    现存的《素问》及《灵枢》二书主要内容是:


    《素问》共81篇:1~2篇论述人体发育的规律,养生的塬则与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3~7篇论述阴阳五行学说在自然界、人体各部机能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联繫;8~11篇论述臟腑的生理与其主病;12~14篇论述针、砭、灸法、按摩、汤剂、药酒、温熨等治疗方法;15~21篇论述以脉诊为主,包括色诊、问诊的诊断学,及疾病转归、死亡徵兆;22~30篇论述有关臟腑、经络等病证的临床辨证规律;31~48篇论述若干主要病类(包括热病、疟、厥病、疟病、腹中病、风病、痹病、奇病等)的病候及其针治方法;49~65篇论述週身孔穴("气穴"、"气府"、"骨空")的名称、部位和针刺的手法、补泻和禁忌,以及有关经脉病候的解释,疾病演变过程等;66~71篇及74篇(第72、73篇仅存篇目,塬文已佚)共七篇,系唐代王冰据古佚医书补入,主要阐述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75~81篇杂论有关医理及诊法中的一些问题。


    《灵枢》:1~9篇论述九针的形制十二塬穴、五腧穴(井、荥、输、经、合)、根结穴,针刺方法(九变刺、十二节刺、叁刺、五刺等),针法补泻,烫法,臟腑病候及与情志的关係;10~18篇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经脉、经别、经水、经筋),体表测量(骨度、脉度)及营、卫、气、血,叁焦所主等;19~30篇论述四时杂病、五臟病、寒热病,癫狂、厥病、击痹及其他杂病的病候及刺法;31~41篇论述臟腑解剖、色诊、不同体质刺法、泻血、有关四海、五乱、阴阳清浊、阴阳应十二月之理论及胀病、癃病等;42~46篇论述五行与五腧,针刺之道,疾病传变,梦与疾病,五变病;47~55篇论述臟腑类型,脉诊(人迎、寸口),望诊,疼痛病机,灸法补泻人,人体发育,要穴(标、本、气街)及禁刺;56~66篇论述二十五种人体类型,动输,百病始生,病之逆顺,卫气失常,贼风、水胀病,五行与五味等;67~81篇论述人与自然,五行所主,五人,尺肤诊法,卫气行,九宫八风,九针论,行针之法,刺有五节,以及多种杂病(上膈、无言、寒热、目不瞑、疟疾、风病、眼目诸病、痈疽等)。



  • 学术价值

    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内经》把人和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和天地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内经》十分强调人和天地自然的密切联繫,认为人必须和自然界统一。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将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引入医学领域。


    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内经》十分重视阴阳五行学说,它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也不例外。人要健康长寿,亦必须因顺从阴阳变化规律。《内经》认为,人体本身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阴阳之间,还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体就会生病。治病的目的就是要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復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同时,《内经》又很重视五行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不同属性来分析人的生理、病理现象。根据五行彼此间的相生相剋关係,认为人的臟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保持动态平衡的。"太过"、"不及"都会破坏这种平衡,而导致人体发病。治病就是要调整这种平衡。


    重视臟腑经络学说


    关于臟腑学说:《内经》认为,五臟六腑是维繫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内经》所说的臟腑不仅仅有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有功能系统的概念。臟腑各有其功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特别是五臟,有主宰生命和精神活动的作用。


    关于经络学说:《内经》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所联络的臟腑及主病,诊治等内容。认为,经络在人体生理上是运行气血,以沟通臟腑、内外组织器官的通路,同时也是病理上传导病邪,治疗上发挥药物性能和感受针灸的通路。


    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内经》认为五臟精气是产生情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五臟有病,就会有异常的情志出现。同时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果情感和思虑过度,失去调节,亦将损害身体健康。因而《内经》强调医生诊病时一定要把社会因素与精神因素考虑进去。治疗上,除用药物、针灸疗法外,还採用心理疗法。


    注意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倡个体的养生方法。要求医生"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认为医学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难与信鬼神者谈论医学。


    总之,《内经》既注重整体观念,也重视辨证论治,它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问世后,歷代医家无不把它作为必读的教科书,歷代医学着作无不从《内经》中寻找自己的理论渊源。《内经》不仅为国内医家所重视,而且有相灵的国际影响。例如歷史上日本、朝鲜等国,曾把《内经》列为医生必读之书。《内经》的部分内容已相继译成日、英、德、法等国的文字。一些国外针灸组织,还把《内经》列为针灸医师必读的参考书。

  • 流传版本

    《素问》之名最早见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他说:“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


    迄今1700 多年,《素问》之名未曾改变。为什么叫《素问》?林亿、高保衡等人的“新校正”说:“所以名《素问》之义,全元起有说云:“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元起虽有此解,义未甚明。按《乾凿度》云:“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苛瘵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人是具备气形质的生命体,难免会有小大不同的疾病发生,故以问答形式予以阐明,这就是《素问》本义。隋杨上善整理《内经》,迳称为《黄帝内经太素》是颇有见地的。


    《灵枢》最早称《针经》。《灵枢》第一篇《九针十二原》就有“先立《针经》”之语,无疑等于自我介绍。后来又称为《九卷》(见张仲景《伤寒论》序),晋皇甫谧复又称之为《针经》。再后又有《九虚》(见《高丽史书》、《宋志》及林亿引文等)、《九灵》(见《隋志》、《唐志》、《宋志》等)、《黄帝针经》(见《七录》、《隋志》、《唐志》及新罗国、高丽国史书等)等名。《灵枢》一名,始见于王冰《素问》序及王冰的《素问》注语中。王冰在注《素问》时,曾两次引用“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这句话,在《三部九候论》中引用时称“《灵枢》曰”,在《调经论》中引用时又称“《针经》曰”,是知《灵枢》即《针经》也。而其他《素问》注中所引《针经》者,皆为《灵枢》之文,则更证明了这一点。


    《灵枢》名称的演变大略如此,至其命名之义则需具体分析。因其书主要研究针刺问题,故称《针经》;因其卷帙为九卷,故名曰《九卷》,并因此而有《九灵》、《九虚》等名。何以称《灵枢》呢?马?说:“《灵枢》者,正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此书之切,何以异是?”


    张介宾则简言之说:“神灵之枢要,是谓《灵枢》。”这些说法都是以枢机之玄奥为依据的。


    《素问》自战国时代成书到齐梁间全元起作《素问训解》时,一直保持九卷的旧制。只是到全元起注《素问》时,《素问》的第七卷已经亡佚了。


    王冰认为是“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故第七一卷师氏藏之”的缘故。王冰自谓“得先师张公秘本”,“因而撰注,用传不朽,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由于王冰补入了《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和《至真要大论》等七篇大论,并将《素问》全文广为次注,所以才从原来的九卷大大地扩展为二十四卷了。从而成了至今行世的《黄帝内经素问》。当然世上还存在有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十二卷刊本和明代正统年间所刊五十卷《道藏》本,但其内容、篇目次第并无变动,一仍王冰之旧。


    至于《灵枢》,虽有《九卷》、《九虚》、《九灵》和《针经》等几个传本系统,但隋唐以后却都亡佚了。宋臣林亿、高保衡等校正医书时亦因其残缺过甚而欲校不能。南宋史崧氏所献的《灵枢经》虽与王冰所引之《灵枢》及王唯一所引之《灵枢》在内容上均有所不同,但毕竟是现今行世的唯一版本。史崧之所以将《灵枢》改成二十四卷,也只是为了与王冰所注之《素问》卷数相同而别无深意。因为原本这两部书都是九卷,现在则都成二十四卷。


    元代胡氏“古林书堂”刊本将《灵枢》并为十二卷亦是与其所刊《素问》十二卷本相匹配。至于明刊《道藏》本之《灵枢》只二十三卷而不是五十卷,则是因为《灵枢》较《素问》文字量少之故。


    总之,王冰次注的二十四卷本《素问》是现存最早、又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的。史崧改编的二十四卷本《灵枢》也是现存最早和唯一行世的。

  • 章节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咳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遗篇)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示从容论第七十六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黄帝内经·灵枢》


    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输第二


    小针解第三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根结第五


    寿夭刚柔第六


    官针第七


    本神第八


    终始第九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度第十七


    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


    五邪第二十


    寒热病第二十一


    癫狂病第二十二


    热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杂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十一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第三十四


    胀论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血络论第三十九


    阴阳清浊第四十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


    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外揣第四十五


    五变第四十六


    本藏第四十七


    禁服第四十八


    五色第四十九


    论勇第五十


    背腧第五十一


    卫气第五十二


    论痛第五十三


    天年第五十四


    逆顺第五十五


    五味第五十六


    水胀第五十七


    贼风第五十八


    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玉版第六十


    五禁第六十一


    动输第六十二


    五味论第六十三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


    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行针第六十七


    上膈第六十八


    忧恚无言第六十九


    寒热第七十


    邪客第七十一


    通天第七十二


    官能第七十三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卫气行第七十六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九针论第七十八


    岁露论第七十九


    大惑论第八十


    痈疽第八十一


  • 基本信息

  • 成书背景

  • 内容简介

  • 学术价值

  • 流传版本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