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典籍 >  《此事难知》‌

《此事难知》‌

  • 基本信息
    《此事难知》‌是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著的医论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及附录三部分,共载专题论述104篇。上卷主要论述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六淫所犯,辨证要点,五经(缺厥阳经)证治有关问题,其中伤寒内容最多;下卷广泛涉及《内经》、《难经》,脉法、针灸等有关问题,常附图表以助述;“附录”主要为病证诊治法内容‌。
    名称
    《此事难知》‌
    成书年代
    1308年
    归属类别
    中医典籍
    作者
    王好古
  • 基本信息

    《此事难知》‌是元代医家王好古所著的医论著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及附录三部分,共载专题论述104篇。上卷主要论述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六淫所犯,辨证要点,五经(缺厥阳经)证治有关问题,其中伤寒内容最多;下卷广泛涉及《内经》、《难经》,脉法、针灸等有关问题,常附图表以助述;“附录”主要为病证诊治法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他幼时性识明敏,博通经史,遣心医学。王好古初从易水名医张元素,后从师兄李杲,尽传其学。王好古编集其师李杲的医学论述,并结合自己经验撰著而成《此事难知》,全书融合了李杲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焦寒热用药”法则和“三法五治”法则‌。

  • 学术价值

    《此事难知》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还对中医药院校师生和临床中医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中强调“治病必当求责”“治病必求其本”,主张治病先调其气,提出了“三法五治”法则,并对针灸学进行了阐发,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 流传版本

    《此事难知》现存初刻本、元明清多种刻本以及《医统正脉》本等。1949年后有影印本。本次点评以元刻本为底本,以《四库全书》中的《此事难知》为主校本重新整理,并增加注释与点评,对不属于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甄别,从理论、临床等多方面对本书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解读‌。

  • 章节目录

    卷上

    医之可法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经脉终始

    日用

    人肖天地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为第四请言脾数

    明经络之数有几

    问三焦有几

    问脏腑有几

    伤寒之源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秋必疟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问两感邪从何道而入

    大羌活汤

    清气为荣

    浊气为卫

    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

    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

    格则吐逆、九窍、五脏

    关则不便、下窍、六腑

    三阳气血多少

    气血之体

    辩表里中三证

    辩阴阳二证

    辩表伤阴阳二证

    辩内外伤

    六经传足传手经则愈

    太阳六传 节

    卷下

    前后虚实图

    诸经皆言大则病进者何也

    难经仲景合而为一

    仲景叔和合而为一

    表里所当汗下

    仲景浮汗而沉下

    难经沉汗而浮下

    伤寒入里见标脉则生

    杂病出表见标脉则死

    察色脉以定吉凶

    弦有浮沉

    针经

    相合脉经

    四正脉伤图

    脉当有神

    治病必当求责

    更有手足经.或一经非本家病而自他经流入者.亦当求责

    治病必求其本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痛随利减

    抑本

    虚实

    问两手寸关弦疾.脾弱火胜.木旺.土亏.金烁当作何治

    六月大热之气.反得大寒之病气难布息身凉脉迟二三至何以治之

    素问咳论一十一证各随脏腑汤液之图

    素问五脏疟证汤液之图

    治当顺时

    素问六经疟候汤液之图

    问素问难经铜人经络所病各异者如用针当从何法

    问寒病服热药

    疾有自误

    病有变怪

    喘论(此论当以经言邪气盛则实断之.)

    桔梗枳壳汤

    寻衣撮空何脏所主

    三法五治论

    一治各有五.五五二十五.治如大之属.衰于戌金之属.衰于辰.是也

    面部形色之图

    天元图

    地元图

    人元例

    阴阳例

    配合例

    子母例

    兄妹例

    接经

    平经说象(七十九难)

    拔源例

    接经补遗

    天元图

    地元图

    大接经从阳引阴

    大接经从阴引阳

    诸经头痛

    大头痛论

    有六经发渴.各随经药治之

    问三焦有几(血海异同)

    许先生论关中梁宽甫证

    论史副使病证

    后序

  • 基本信息

  • 基本信息

  • 作者简介

  • 学术价值

  • 流传版本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