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人绒促性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renrongcuxingsu
HumanChorionicGonadotropin(HCG)
①青春期前隐睾症的诊断和治疗。②男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少精症、无精症、男性不育症,可单用也可与尿促性素合用。永久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者,无生育要求时可改用睾酮治疗。③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所致女性无排卵性不孕症,在氯米芬治疗无效后,常联合应用本品与绝经后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排卵。④辅助生育技术中促排卵,以获取多个卵子,需与绝经后促性腺激素联合应用。⑤女性黄体功能不全的治疗。
成人 ①男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不全所致性腺功能减退症∶肌内注射,一次1000~5000U,每周2~3次,持续数周至数个月,如有效则可连续注射。为促发精子生成,治疗往往需持续6个月或更长,若精子计数低于500万/ml,应合并应用尿促性素12个月左右。②促排卵∶治疗女性无排卵性不孕或体外受精,可于绝经后尿促性素末次给予后1日或于氯米芬末次给药后5~7日,肌内注射,一次5000~10000U,连续治疗3~6个周期,如无效则应停药。③黄体功能不全∶于排卵之日开始隔日肌内注射1500U,根据患者反应而进行剂量调整。妊娠后需维持原剂量直至7~10孕周。
【儿科用法与用量】(1)发育迟缓者睾丸功能测定肌内注射 一次2000U,一日1次,连续3日。(2)隐睾症的治疗 10岁以下儿童,一次肌内注射500~1000U;10岁以上至青春期前患者,一次肌内注射1000~5000U,一周2~3次。总注射次数不多于10次。
【儿科注意事项】在儿童,应注意可能引起性早熟、骨干骺端早闭。
(1)药效学 绒促性素与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作用极相似,对女性能促进和维持黄体功能,使黄体合成孕激素;与含有促卵泡刺激素(FSH)成分的尿促性素合用,可促进卵泡生成和成熟,并可模拟生理性的促黄体生成素分泌高峰而触发排卵。对男性能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者的睾丸产生雄激素,促使隐睾症儿童的睾丸下降和促进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
(2)药动学 t1/2号双相,分别为11小时和23小时。给药后32~36小时内发生排卵。24小时内10%~12%以原形经肾随尿排出。
(1)用于促进排卵时,较多见者为诱发卵巢囊肿或轻至中等程度的卵巢肿大,伴轻度胃胀、胃痛、盆腔痛。一般可在2~3周内消退。少见者为严重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由于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而致体液在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迅速大量积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血容量降低、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腹腔出血、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为腹腔部或盆腔部剧烈疼痛、消化不良、水肿、尿量减少、恶心、呕吐或腹泻、气促、下肢肿胀等,往往发生在排卵后的7~10日,或在治疗结束后发生。这种反应后果严重,可危及生命。
(2)用于治疗隐睾症时偶可发生男性性早熟,表现为痤疮、阴茎和睾丸增大、阴毛生长和生长加速,须停药观察。
(3)较少见的不良反应∶乳房肿大、头痛、易激动、精神抑郁、注射局部疼痛、易疲劳等。
下列患者禁用∶
(1)垂体增生或肿瘤。
(2)性早熟。
(3)诊断未明的阴道流血、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或卵巢肿大。
(4)血栓性静脉炎。
(5)男性前列腺癌或其他雄激素依赖性肿瘤。
(6)先天性性腺缺如或性腺切除术后。生殖系统炎性疾病时也不宜使用。
(7)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肠道外给药X。
(1)用本品促进排卵,可增加多胎率,而使新生儿发育不成熟,并有发生早产的风险。
(2)治疗隐睾症时,偶可发生性早熟,而使骨骺提前闭合,致最终成人身高受损。
(3)对诊断的干扰∶妊娠试验可出现假阳性,故应在用药10日后进行检查可使尿17-羟、17-酮类固醇及其他甾体激素分泌增加。
(4)有哮喘、癫痫、心脏病、偏头痛、肾功能损害等情况应慎用。
(5)用药期间需注意以下随访检查∶①用于诱导排卵时,用药前应做卵巢B超,检查卵泡的数量和大小;雌激素浓度开始上升后,应每日复查,以了解卵泡成熟情况并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每日测量基础体温,如有排卵可出现双相体温在用绝经后促性腺激素后须测定雌激素水平在雌激素高峰出现后24小时开始用绒促性素触发排卵,测定雌激素也可监测卵巢过度刺激情况的发生。孕酮的测定和宫颈黏液检查,有助于了解卵泡成熟程度或是否已有排卵。②用于男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测定血清睾酮水平,既可排除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性腺功能减退,也可以用来评价疗效。此外,精子计数及精子活力的检测亦可用以评价疗效。
(6)除了用于男性促性腺激素功能不全及促发精子生成外,在其他情况下本品不宜长期连续使用。
注射用人绒促性素∶(1)1000U;(2)2000U;(3)5000U。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