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地西他滨

地西他滨

  • 拼音

    dixitabin

  • 英文名

    Decitabine

  • 适应症

    适用于IPSS评分中危-2及高危的初治、复治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MDS。

  •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 成人 推荐剂量为15mg/m²,在3小时内静脉给药,每8小时重复给药,持续3日。每6周为一个疗程,至少需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如要对治疗产生完全或部分应答,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如对治疗有效,可继续治疗。可给予患者标准止吐方案进行预处理。使用本药一个疗程后∶①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需要6~8周方可分别恢复至1×10/L和50×10/L以上,则延迟使用本药达2周,暂将剂量减少为每8小时11mg/m²,持续3日。②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需要8~10周方可分别恢复至1×10/L和50×10/L以上,则应根据骨髓抽取物评估病情进展,如未发现任何进展,则延迟使用本药达2周,暂将剂量减少为每8小时11mg/m²。在随后的治疗中可根据临床需要维持或增加剂量。

  • 药理学

    (1)药效学 地西他滨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药,具有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作用。其被磷酸化后直接掺入DNA,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引起DNA低甲基化和细胞分化或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体外试验显示地西他滨抑制DNA甲基化,在产生该作用的浓度下不会明显抑制DNA的合成。地西他滨诱导肿瘤细胞DNA的低甲基化,从而恢复控制细胞分化和增殖基因的正常功能。在快速分裂的细胞中,掺入DNA的地西他滨可与DNA甲基化转移酶共价结合,从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而非增殖细胞则对地西他滨相对不敏感。


      (2)药动学 实体瘤患者注射地西他滨每日20~30mg/m²,治疗72小时后,其药代动力学数据呈二相性分布特征。总体清除率为每小时(124±19)L/m2,终相消除半衰期为(0.51±0.31)小时。地西他滨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可忽略不计(<1%)。地西他滨在人体内确切的消除和代谢转化途径尚不清楚,胞苷脱氨酶的脱氨基作用可能是在肝脏、肠上皮细胞、粒细胞和全血中的主要代谢途径。

  • 不良反应

    (1)心血管系统罕见心肌梗死和急性心力衰竭。


      (2)泌尿生殖系统罕见肾脏毒性,与本药因果关系尚不明确。


      (3)神经系统偶见颅内出血、乏力报道。


      (4)精神系统偶见精神疾病报道。


      (5)肝脏罕见氨基转移酶升高。


      (6)血液血小板减少、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


      (7)胃肠道可见恶心、呕吐(发生率50%,偶为剂量限制性),少见黏膜炎、腹泻。


      (8)感染霉菌感染、败血症、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


      (9)其他可见注射部位出血、疼痛;偶见过敏反应。

  •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


      (2)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D。


  • 注意事项

    (1)骨髓抑制患者、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慎用。


      (2)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3)哺乳期妇女用药需权衡利弊。


  •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地西他滨∶(1)10mg;(2)25mg;(3)50m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地西他滨
地西他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