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匹伐他汀
Pitavastatin
①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②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
通常成人晚饭后口服匹伐他汀1~2mg,并随年龄和症状的不同适当增减用量,最大用量不超过一天4mg。
(1)药效学 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在体内竞争性地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反馈性使细胞表面LDL受体合成增加,主要作用部位在肝脏,结果使血胆固醇和LDL-C水平降低,由此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防治产生作用。本品还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和增高血HDL-C水平。
(2)药动学 在大鼠、家兔、猴、狗及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匹伐他汀钙口服吸收良好,在动物中半衰期为4小时,吸收后大部分与血中的白蛋白或a糖蛋白结合,其蛋白结合率高达96%。在大鼠、家兔及狗中其生物利用度>80%,明显高于其他他汀类(普伐他汀37%,氟伐他汀41%,辛伐他汀67%),吸收后主要分布于肝脏。静脉给药后在大鼠、狗、兔的胆汁中分别检测到匹伐他汀的8种、4种和10种代谢产物,但原药均为其中的主要部分。匹伐他汀钙的生物转化途径有内酯化作用、β-氧化作用、喹啉环羟化作用及β-葡萄糖醛酸和牛磺酸结合作用。匹伐他汀钙排泄途径与动物种类有关:在大鼠、狗及人类,主要经胆汁随粪便排泄;在家兔主要经尿液排泄;而在猴子主要经尿液和粪便排泄。人口服匹伐他汀,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和大肠,吸收后在人体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96%以上,选择性地分布在肝脏,在全身其他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较血浆低或与之相同。匹伐他汀主要在肝、肾、肺、心脏及肌肉中代谢,代谢物浓度比药物原形浓度低,经粪便排出体外,尿中也有少量药物排泄,总排泄率几乎达到100%。健康成年男子一次口服匹伐他汀8mg,t1/2约为10小时,血浆中药物原形的最大容积和曲线下面积随给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反复服药未见药物积蓄。
常见有腹痛、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偶见血清肝酶升高和肌酸激酶上升。在以匹伐他汀治疗的所有临床试验中,无论是临床表现还是实验室检查,匹伐他汀的不良反应都无剂量相关性,且与其他他汀类或安慰剂的副作用相似,这表明尽管此药有更强的抑制HMG-CoA还原酶的作用,但其安全性与其他他汀类相似。由于该药很少通过细胞色素P途径代谢,因而该药不像其他他汀类药物那样易受可改变细胞色素P活性的药物的影响。
(1)对本品过敏者。
(2)有活动性肝病患者。
(3)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X。
(1)本品是否排入乳汁尚不清楚,故不推荐用于乳母。
(2)在儿童中有限地应用本品虽未见异常,但长期安全性未确立。
(3)应用本品时血ALT可能增高,有肝病史者用本品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
(4)对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药过敏者慎用。
(5)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
(6)用药期间随访检查血胆固醇、肝功能试验和肌酸磷酸激酶。
(1)与抗凝药同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考来替泊、考来烯胺可使本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故应在服前者4小时后服本品。
(3)与环孢素、红霉素、吉非贝齐、烟酸、免疫抑制药同用使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会增加。
匹伐他汀片:(1)1mg;(2)2mg;(3)4m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