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
Alumina,MagnesiaandDimethiconeChewableTablets
本品含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与二甲硅油。
胃酸分泌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肠道胀气。
口服 成人一次1~2片,一日4次,饭后20分钟至1小时及睡前服用。
(1)药效学 本品含抗酸药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镁,该药中和或缓冲胃内已存在的胃酸,但对胃酸的分泌无直接影响。其抗酸作用持久而缓慢,对胃酸的中和缓冲作用可导致胃内pH值升高,从而使胃酸过多的症状得以缓解,但其中和酸的能力比镁制剂和碳酸钙为低,而比碳酸铝、碳酸双羟铝钠为高。氢氧化铝与胃酸作用时,产生的氧化铝有收敛作用,可局部止血,但是也有可能引起便秘。氢氧化铝还与胃液混合,形成凝胶,覆盖在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机械保护作用。此外,由于铝离子在肠内与磷酸盐结合成不溶解的磷酸铝自粪便排出,故尿毒症患者服用大剂量氢氧化铝后可减少肠道磷酸盐的吸收,从而减轻酸中毒(但同时应注意上述副作用)。由于本品在肠道内不易吸收,即使用药过量也不会导致碱中毒。镁离子在小肠部位具有高渗性,能把水分引入肠腔,当肠腔内液体积聚达一定程度而超过肠道吸收能力时,导致腹胀,促进肠蠕动而产生缓泻作用;氧化镁的轻泻作用,也可能是因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刺激结肠收缩而推进肠管运动。
(2)药动学 少量在胃内转化为可溶性的氯化铝自肠内吸收,经肾脏排泄。大部分以磷酸铝、碳酸铝及脂肪酸盐类形式自粪便排出。本药起效缓慢,在胃内作用时效的长短与胃排空的快慢有关。空腹服药作用可持续20~30分钟,餐后1~2小时服药者疗效可能延长到3小时。约有10%的氧化镁自肠道吸收。轻泻作用发生于服药后2~8小时。二甲硅油口服后不吸收,也不产生全身作用,以原形从粪便中排出。
(1)消化系统常见便秘,与剂量有关。长期大剂量服用,可导致严重便秘,甚至形成粪结块引起肠梗阻。铝也可导致血清胆酸浓度增加,这种作用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同时伴随着胆汁流量的降低,可诱发肝、胆功能异常。
(2)代谢与内分泌系统长期大剂量服用,还可导致低磷血症、骨质疏松症和骨软化症等。
(3)神经与精神系统氢氧化铝少量在胃内转变为可溶性的氯化铝自胃肠道吸收,肾功能不全者可导致血中铝离子浓度升高。肾功能衰竭者长期服用本药可引起铝中毒,出现精神症状,特别是对血液透析的患者,可产生透析性痴呆,表现为肌肉抽搐、神经质或烦躁不安、味觉异常、呼吸变慢以及极度疲乏无力。
(4)血液系统对患有尿毒症的患者,血液中过量的铝可能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减少本药用量或并用铁铵螯合剂可有效纠正这一症状。
(5)皮肤服用本药期间,对铝比较敏感的患者注射白喉、破伤风类毒素和百日咳菌苗(百白破三联疫苗)时,注射部位往往会出现瘙痒、湿疹样病变和色素沉着。
(6)肾脏病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本品可出现眩晕、头昏、心跳异常、精神状态改变以及倦怠无力等高镁血症症状。
(7)长期大量服用可导致血清钾浓度降低,呕吐及胃部不适。
(8)服药过量或出现过敏反应时可有腹痛、皮疹、皮肤瘙痒,以腹泻为最常见。
(1)对本药过敏者。
(2)低磷血症(如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否则会导致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
(3)早产儿和婴幼儿不宜服用(婴幼儿极易吸收铝,有铝中毒的危险)。
(4)有胆汁、胰液等强碱性消化液分泌不足或排泄障碍者不宜使用。
(5)骨折患者不宜服用,这是由于不溶性磷酸铝复合物的形成,导致血清磷酸盐浓度降低及磷自骨内移出。
(6)阑尾炎或急腹症时,服用氢氧化铝可使病情加重,可增加阑尾穿孔的危险。
(7)严重肾功能不全、阑尾炎、急腹症、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消化道或直肠出血诊断不明、慢性腹泻患者禁用。
(1)慎用∶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便秘者。
(2)有便秘作用,甚至形成粪结块,故常与镁盐制成合剂应用。
(3)通过与磷酸盐离子结合,在肠内形成不溶性磷酸铝,后者不能被胃肠道吸收,因而导致血清磷酸盐浓度下降,可影响骨质的形成,故长期服用时应在饮食中酌加磷酸盐。
(4)氢氧化铝用量大时可吸附胆盐,因而减少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特别是维生素A。
(5)药物对妊娠和哺乳的影响尚不明确。
(6)慎用∶近2小时内服用过其他药品,用药已超过1周,肠道蠕动延迟或已趋麻痹1~2日者。
(7)肾功能不全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产生滞留性中毒,如出现高镁血症可静脉注射钙盐对抗。
铝镁二甲硅油咀嚼片:每片含氢氧化镁200mg、氢氧化铝153mg与二甲硅油18.9m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