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利拉鲁肽
Liraglutide
本品活性成分为利拉鲁肽,是一种GLP-1类似物,与人GLP-1具有97%的序列同源性,属于长效GLP-1受体激动药,适合每天一次的给药方案。本品作用时间延长的机理包括:使吸收减慢的自联作用;与白蛋白结合;对DPP-4和中性内肽酶(NEP)具有更高的酶稳定性。
本品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药物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和(或)磺酰脲类药物联合应用。
本品每日皮下注射一次,可在任意时间注射,无需根据进餐时间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者上臂。本品起始剂量为每日0.6mg,至少1周后,剂量应增加至1.2mg。为了进一步改善降糖效果,可在至少1周后将剂量增加至1.8mg。推荐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1.8mg。
(1)药效学 本品的作用持续时间为24小时,能够通过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而改善血糖控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次给予利拉鲁肽可以观察到胰岛素分泌率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增加。
(2)药动学 本品经皮下注射后的吸收比较缓慢,给药后8~12小时达到血药峰浓度,暴露程度随给药剂量成比例增加。本品皮下注射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55%,可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98%)。血浆中的主要成分为利拉鲁肽原形药物,以一种与大分子蛋白质类似的方式进行代谢。本品单次皮下注射后的平均清除率为1.2L/h,消除半衰期约为13小时。
(1)胃肠道不适恶心和腹泻非常常见,呕吐、便秘、腹痛和消化不良常见。在本品治疗的开始阶段,这些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可能更高,通常在治疗持续数天或数周内减轻。
(2)低血糖反应本品单药治疗的研究中未观察到重度低血糖事件;与磺酰脲类药物联用时,重度低血糖事件比较罕见;与磺脲类药物之外的口服降糖药物合用时,低血糖事件非常少见。
(3)免疫原性平均8.6%的患者会产生抗体,但不会导致疗效降低。
(4)胰腺炎在本品长期临床试验期间已经报告了少数急性胰腺炎病例。
(5)过敏反应在本品上市后使用过程中,已经报告了包括荨麻疹、皮疹和瘙痒在内的过敏反应,少数伴随其他症状(如低血压、心悸、呼吸困难和水肿)。
对本品活性成分或本品其他辅料过敏者禁用。
(1)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本品与二甲双胍联用时,无需调整二甲双胍剂量;与磺酰脉类药物联用时,应当考虑减少磺酰脲类药物剂量以降低低血糖风险。调整本品剂量时,无需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然而,当本晶与磺酰脲类药物联合治疗而调整磺酰脲类药物的剂量时,可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3)在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I~Ⅱ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尚无在NYHA分级Ⅲ~IN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的经验。
(4)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在中度肾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不推荐用于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内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
(5)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不推荐用于肝功能损害患者。
(6)在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不推荐使用。
(7)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以及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
(8)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年龄≥75岁患者的治疗经验有限。
(9)不推荐在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中使用。
(1)体外研究中证实,本品和其他活性物质之间发生与细胞色素P和血浆蛋白结合有关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可能性极低。
(2)本品对胃排空的轻度延迟作用可能会影响同时口服的其他药物吸收。
(3)本品与以下药物联用时不需调整剂量:对乙酰氨基酚、阿托伐他汀、灰黄霉素及其他低溶解度和高渗透性的药物、地高辛、赖诺普利等。
(4)本品与口服避孕药联用,不会影响避孕效果。
利拉鲁肽注射液:3ml:18mg(预填充注射笔)。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