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青霉素 V 钾

青霉素 V 钾

  • 拼音

    Qingmeisu V Jia

  • 英文名

    Phenoxymethylpenicillin Potassium

  • 基本信息

    2513_p_7.png

    C16H17KN2O5S  388.49

      

      本品为(2S,5R,6R)-3,3-二甲基-7-氧代-6-(2-苯氧基乙酰氨基)-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钾盐。按无水物计算,含C16H17KN2O5S不得少于85.7%。

  •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臭。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醚或液体石蜡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新沸并放冷的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215°至+230°。

  • 适应症

    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所致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丹毒等,肺炎链球菌所致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以及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目前90%以上金黄色葡葡球菌可产生青霉素酶而使本品失活)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青霉素V也可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亦可用于螺旋体感染。

  • 用法与用量

    口服    (1)链球菌感染一次125~250mg,每6~8小时1次,疗程10日。


      (2)肺炎链球菌感染一次250~500mg,每6小时1次,疗程至热退后至少2日。


      (3)葡萄球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奋森(Vincent)咽峡炎]一次250~500mg,每6~8小时1次。


      (4)预防风湿热复发一次250mg,一日2次。


      (5)预防心内膜炎在上呼吸道手术前1小时口服2g,6小时后再服1g(27kg以下儿童剂量减半)。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15~50mg/kg,分3~4次服,最大量一日1g。预防链球菌感染或心内膜炎,剂量减半,疗程10天。


      【儿科注意事项】(1)本品为半合成青霉素,具有耐酸性质,但不耐青霉素酶。


      (2)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用药前必须进行青霉素皮试。

  • 药理学

    (1)药效学    青霉素V的作用机制及抗菌谱与青霉素相同,但对大多数敏感菌株的活性为后者的1/5~1/2。本品对产青霉素酶的菌株无抗菌作用。


      (2)药动学    青霉素V耐酸,口服后60%在十二指肠吸收。口服0.5g后tmax为1小时,Cmax为3~5mg/L。食物可减少其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20%~35%的给药量以原形经尿排出。

  • 不良反应

    口服青霉素V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及黑毛舌。过敏反应有皮疹、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头水肿、药物热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神经毒性和肾毒性均少见。

  • 禁忌

    对任何青霉素类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

  • 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用青霉素类前必须详细询问既往病史,包括用药史,是否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或其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有无易为患者所忽略的过敏反应症状,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以及有无个人或家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等。

      

      (2)用药前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必须应用青霉素类者需慎重为患者脱敏。但皮试阴性者不能排除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

      

      (3)交叉过敏反应 患者对一种青霉素类过敏者可能对其他青霉素类亦过敏,也可能对青霉胺或头孢菌素类过敏。

      

      (4)青霉素类可经乳汁排出少量,哺乳期妇女应用青霉素虽尚无发生严重问题的报道,但哺乳期妇女应用仍需权衡利弊,因为哺乳期妇女应用青霉素后可使婴儿致敏和引起腹泻、皮疹、念珠菌属感染等。

      

      (5)对诊断的干扰 ①应用青霉素期间,以硫酸铜法进行尿糖测定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用葡萄糖酶法者则不受影响;②大剂量青霉素钾和青霉素钠做注射给药可分别出现高钾血症和高钠血症;③多数青霉素类的应用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

      

      (6)下列情况应慎用本品∶①患者有哮喘、湿疹、枯草热、尊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②老年人和肾功能严重损害时需调整剂量并慎用。

      

      (7)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时应定期检测血清钾或钠。

      

      (8)青霉素过量的处理 以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为主,血液透析可加速药物排泄。

      

      (9)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由锌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响青霉素活力。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环素注射液皆可破坏青霉素的活性。青霉素也可被氧化剂、还原剂或羟基化合物灭活。

      

      (10)青霉素静脉输液加入头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环素、万古霉素、琥乙红霉素、两性霉素B、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苯妥英钠、盐酸羟嗪、丙氯拉嗪(prochlorporazine)、异丙嗪、维生素 B族、维生素C等后将出现浑浊。故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滴注。

      

      (1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混合后,两者的抗菌活性明显减弱,因此两药不能置于同一容器内给药。


    (12)治疗链球菌感染时疗程需10日,治疗结束后应做细菌培养,以确定链球菌是否已被清除。每1g本品含钾2.6mmol。

  •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等抑菌药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活性,故不宜与青霉素类合用,尤其是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或需迅速杀菌的严重感染时。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类药可减少青霉素类在肾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霉素类的血药浓度增高,而且作用维持时间较久,半衰期延长,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加。

      

      (3)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作用。

  • 制剂与规格

    青霉素V钾片:(1)0.125mg(20万U);(2)0.236g(40万U);(3)0.472g(80万U)。


      青霉素V钾胶囊:(1)0.118g(20万U);(2)0.236g(40万U)。


      青霉素V钾分散片:250mg(40万U)。

  •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792图)一致。

      

      (3)本品显钾盐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 检查

    吸光度 取本品,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306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过0.33;另取本品,用上述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在27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小于0.50。

      

      结晶性 取本品少许,依法检查(通则0981),应符合规定。

      

      酸碱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0~7.5。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临用新制。

      

      pH6.5磷酸盐缓冲液取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25ml,加水250ml,混匀,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值至6.5,再用水稀释至500ml。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青霉素V3.6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pH6.5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青霉素V钾对照品和青霉素对照品各10mg,置10ml量瓶中,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PH3.5磷酸盐缓冲液(取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水(10∶30∶60)为流动相A,以PH3.5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水(10∶55∶35)为流动相B,先以流动相A-流动相B(60∶40)等度洗脱,待青霉素V峰洗脱完毕后立即按下表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8nm;进样体积20μl。

      2823_p_1.png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青霉素V峰与青霉素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6.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5倍的峰忽略不计。

      

      青霉素V聚合物 照分子排阻色谱法(通则0514)测定。临用新制。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溶液 取青霉素V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2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1) 取蓝色葡聚糖2000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2) 称取本品约0.4g,置10ml量瓶中,加0.04mg/ml蓝色葡聚糖2000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葡聚糖凝胶G-10(40~120μm)为填充剂,玻璃柱内径:1.0~1.4cm,柱长:30~40cm;以pH7.0的0.1mol/L磷酸盐缓冲液[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61∶39)]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速为每分钟1.5ml;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100~20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1)分别在以流动相A与流动相B为流动相记录的色谱图中,按蓝色葡聚糖2000峰计算,理论板数均不低于400,拖尾因子均应小于2.0,蓝色葡聚糖2000的保留时间比值应在0.93~1.07之间。系统适用性溶液(2)在以流动相A为流动相记录的色谱图中,高聚体的峰高与单体和高聚体之间的谷高比应大于2.0。对照溶液色谱图中主峰与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聚合物峰,与相应色谱系统中蓝色葡聚糖2000峰的保留时间的比值均应在0.93~1.07之间。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溶液连续进样5次,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0%。

      

      测定法 以流动相A为流动相,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流动相B为流动相,精密量取对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按外标法以青霉素V峰面积计算,青霉素V聚合物的量不得过0.6%。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1.5%。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青霉素V1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青霉素V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pH6.5磷酸盐缓冲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青霉素V1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有关物质项下流动相A-流动相B(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8nm,进样体积20μl。

      

      pH6.5磷酸盐缓冲液、系统适用性溶液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16H18N2O5S的含量。每1mg的C16H18N2O5S相当于1695青霉素V单位。

  • 类别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 贮藏

    遮光,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青霉素 V 钾
青霉素 V 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