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氯唑西林钠颗粒

氯唑西林钠颗粒

  • 拼音

    LüzuoxilinnaKeli

  • 英文名

    CloxacillinSodiumGranules

  • 基本信息

    本品含氯唑西林钠按氯唑西林(C19H18ClN3O5S)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性状

    本品为可溶颗粒;气芳香。

  • 适应症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导致的各种感染,如血流感染、呼吸道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属或肺炎链球菌属与耐青霉素葡萄球菌所导致的混合性感染。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其他链球菌属或对青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感染则不应采用本品治疗。本品不适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

  • 药理学

    (1)药效学    氯唑西林的抗菌谱与苯唑西林相仿,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后者为强。


      (2)药动学    肌内注射本品0.5g,tmax为0.5小时,Cmax为15mg/L。每小时静脉滴注本品250mg,连续滴注3小时,滴注结束时和滴注后3小时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5mg/L和0.6mg/L。氯唑西林对胃酸稳定,口服后自胃肠道吸收,较苯唑西林好,但其吸收可受食物的影响。空腹口服本品500mg·tmax为1小时,Cmax为9.1mg/L。氯唑西林能渗入急性骨髓炎患者的骨组织、脓液和关节腔中,在胸腔积液中也有较高浓度。本品亦能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但难以透过正常的血-脑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可达95%。t1/2为0.5~1.1小时。500mg的氯唑西林中有9%~22%在体内代谢。本品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自尿中排出。口服氯唑西林后40%~50%的摄入量于6小时内经尿排出。肌内注射者尿中排泄量与口服者相仿。静脉滴注后62%经尿排出。口服给药后,约10%的给药量经胆汁排泄。同时口服丙磺舒可增加氯唑西林的血药浓度。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皆不能将氯唑西林自体内清除。

  •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青霉素毒性虽低,但过敏反应较常见,在各种抗感染药物中居首位,严重的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率为0.004%~0.015%,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高。所以,此反应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立即给患者肌注0.1%肾上腺素 0.5~1 ml,必要时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做静脉注射,临床表现无改善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心搏停止者,肾上腺素可做心内注射,同时静脉滴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补充血容量;血压持久不升者给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抗组胺药亦可考虑采用,以减轻荨麻疹。有呼吸困难者予以氧气吸入或人工呼吸,喉头水肿明显者应及时做气管切开。青霉素酶应用意义不大,因为此酶虽可破坏青霉素,但对已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无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产生过敏反应。

      

      血清病样反应(Ⅲ型变态反应)亦较常见,发生率为1%~7%。其他过敏反应尚有溶血性贫血(Ⅱ型变态反应)、药物性皮疹(简称∶药物疹)、接触性皮炎、间质性肾炎、哮喘发作等。

      

      (2)毒性反应 少见,青霉素肌注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过2万U或静脉滴注大剂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阵挛、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此反应多见于婴儿、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患者。青霉素偶可致精神病发作,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后个别患者可出现焦虑、发热、呼吸急促、高血压、心率增快、幻觉、抽搐、昏迷等。此反应发生机制不明。

      

      (3)电解质紊乱 青霉素钾100万U(0.625g)含钾离子1.5mmol(0.066g),如静脉给予大量青霉素钾时,则可发生高钾血症或钾中毒反应。青霉素钠 100万U(0.6g)含钠离子1.7 mmol(0.039g),大剂量给药后,尤其对于肾功能减退或心功能不全患者可造成高钠血症.。每日给予患者1亿U青霉素钠后,少数患者出现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钠血症。

      

      (4)赫氏反应和治疗矛盾 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或其他感染时可有症状加剧现象,称为赫氏反应,系大量病原体被杀灭引起的全身性反应。治疗矛盾见于梅毒患者,系由于治疗后梅毒病灶消失过快,但组织修复较慢,或纤维组织收缩,妨碍器官功能所致。

      

      (5)二重感染 青霉素治疗期间可出现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菌过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用药前必须先做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者禁用。应用本品后也有个别病例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或淤胆型黄疸,亦有引起间质性肾炎的报道,但与本品的因果关系未能肯定。

  • 禁忌

    对任何青霉素类过敏的患者禁用本品。用药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者禁用本品。本品除禁用于对青霉素类过敏患者外,有过敏性疾病、肝病或新生儿患者也应慎用。

  • 注意事项

    对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苯唑西林的剂量可不做调整;但对严重肾功能减退患者,避免应用过大剂量,以防神经系统等毒性反应的发生。由于本品在肝内代谢量较多,其血清半衰期较短,对严重感染采用的剂量仍可较其他异噁唑类青霉素为大。本品每1g约含钠2.3mmol。


      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B。


    本品能降低胆红素结合能力,因此有黄疽的新生儿应慎用本品。


    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本品剂量不需调整;但肾功能严重减退时,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大剂量静脉给药不宜使用。


      本品每1g含钠2.1mmol。

  • 药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药等抑菌药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活性,故不宜与青霉素类合用,尤其是在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或需迅速杀菌的严重感染时。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类药可减少青霉素类在肾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霉素类的血药浓度增高,而且作用维持时间较久,半衰期延长,不良反应也可能增加。

      

       (3)青霉素可增强华法林的作用。


    (4)在静脉注射液中本品与琥乙红霉素、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多黏菌素B、黏菌素甲磺酸钠、维生素C和盐酸氯丙嗪有配伍禁忌。


      (5)1%氯唑西林钠与0.02%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在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于25℃可稳定24小时。


      (6)阿司匹林、磺胺类药在体内和体外皆可抑制本品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 制剂与规格

    氯唑西林钠颗粒(按氯唑西林计):50mg。

  • 鉴别

    取本品,照氯唑西林钠项下的鉴别(1)、3)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 检查

    酸碱度    取本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中含氯唑西林2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0~7.5。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0%(通则0831)。


      其他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4)。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氯唑西林0.1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使氯唑西林钠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见氯唑西林钠含量测定项下。

  • 类别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 贮藏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氯唑西林钠颗粒
氯唑西林钠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