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托西酸舒他西林
TuoxisuanShutaxilin
SultamicillinTosilate
本品为(+)羟甲基(2S,5R,6R)-6-[(R)-(2-氨基-2-苯乙酰氨基)]-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羧酸酯,(2S,5R)-3,3-二甲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梭酸酯S,S-二氧化物对甲苯磺酸盐。按无水物计算,含舒他西林(C25H30N4O9S2)不得少于70.0%。
本品为类白色至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微臭。
本品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腈-水(2∶3)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173°至+187°。
适用于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奇异变形杆菌、不动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等敏感菌所致以下感染:①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②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③尿路感染;④皮肤、软组织感染;⑤淋病奈瑟球菌感染。本品还可用于氨苄西林-舒巴坦注射给药的后续治疗(序贯治疗)。
(1)口服 成人及体重30kg以上儿童,一次375~750mg,一日2次;体重小于30kg儿童,一日按体重50mg/kg,分2次给药。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少给药次数。
(2)单纯性淋病可单次给予本品2.25g.并同时加服丙磺舒1g以延长氨苄西林与舒巴坦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
(1)药效学 本品系前体药,是由氨苄西林与舒巴坦通过亚甲基所联结而成的双酯,在人体内水解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而发挥抗菌作用。 舒巴坦与氨苄西林联合后,不仅保护氨苄西林免受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还可扩大其抗菌谱,使本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不动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等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本品对包括产酶菌株在内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淋病奈瑟菌、梭杆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及脆弱拟杆菌和其他拟杆菌属均具有抗菌活性。本品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摩根菌属、沙雷菌属抗菌活性差。
(2)药动学 本品口服经肠道吸收后酯键水解,释放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而起作用,其生物利用度相当于氨苄西林-舒巴坦静脉给药的80%。本品口服吸收完全,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口服本品后氨苄西林的血药峰浓度接近口服等量氨苄西林单药的2倍。口服本品750mg,氨苄西林和舒巴坦的达峰时间分别为0.92小时和0.96小时,血药峰浓度分别为9.1mg/L和8.9mg/L。氨苄西林与舒巴坦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75小时和1小时;两者分别有50%~75%的给药量以原形经尿排出。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氨苄西林与舒巴坦消除的半衰期延长。
(1)注射部位疼痛、血栓性静脉炎等局部症状。
(2)恶心、呕吐、腹泻、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等胃肠道反应。
(3)皮疹等过敏反应。
(4)实验室检查异常;血清AST、ALT、LDH、ALP、BUN和肌酐增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对本品过敏者或对青霉素类药物和舒巴坦过敏者禁用。
(1)氨苄西林-舒巴坦偶可致过敏性休克,应用本品前需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既往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阳性者禁用本品;应用本品时一旦发生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立即就地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并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等紧急救治措施。
(2)有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变态反应原过敏史患者使用本品,发生严重和致死性过敏反应的风险增加。
(3)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注射给药B。
(4)本品可少量分泌至乳汁中,因此哺乳期妇女用药时宜停止授乳。
(5)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调整用药剂量与给药间期。
(6)不推荐本品用于早产儿与新生儿患者。不推荐儿科患者肌内注射本品。
(7)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时易发生皮疹,宜避免使用。
(1)氨苄西林、舒巴坦均可导致直接Coombs试验阳性。
(2)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3)本品与别嘌醇合用可使痛风患者皮疹发生率上升。
(4)丙磺舒与本品合用可延长本品中两种成分的消除半衰期。
托西酸舒他西林片:(1)0.125g;(2)0.1875g;(3)0.25g;(4)0.375g。
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0.125g。
托西酸舒他西林颗粒:(1)0.125g;(2)0.375g。
甲苯磺酸舒他西林胶囊:0.125g。
(1)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加乙腈-水(4∶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舒他西林10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舒他西林对照品适量,加乙腈-水(4:1)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舒他西林10m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乙酸乙酯-丁酮-88%甲酸-水(30∶15∶1.5∶3.5)为展开剂。
测定法 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在100℃干燥30分钟,放冷,置碘蒸气中熏5分钟。
结果判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61图)一致。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临用新制。
溶剂水-甲醇(60∶40)。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氨苄西林对照品及舒巴坦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氨苄西林(按C16H19N3O4S计)0.03mg和舒巴坦0.01mg的混合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舒他西林对照品、氨苄西林对照品及舒巴坦对照品各适量,加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0.2mg的混合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取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80ml,加水900ml,加三乙胺4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4.0,加水稀释至1000ml)-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出峰顺序为氨苄西林、舒巴坦、舒他西林、甲苯磺酸,各色谱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应大于2.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氨苄西林不得过3.0%;含舒巴坦不得过1.0%。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6.0%。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2%。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临用新制。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舒他西林0.2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舒他西林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舒他西林0.2mg的溶液。
溶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C25H30N4O9S2的含量。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
密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