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英文名

    AmoxicillinandClavulannatePotassium

  • 适应症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有口服和静脉制剂。口服给药适用于下列产β-内酰胺酶的细菌所致各种感染:①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所致鼻窦炎、中耳炎和下呼吸道感染;②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所致尿路、生殖系统感染(体外药敏试验中,肠杆菌属细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但本品在尿液中的药物浓度非常高,因此,产酶肠杆菌属细菌所致尿路、生殖系统感染仍可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③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静脉给药除上述适应证外,还可用于上述细菌所致腹腔感染、血流感染以及骨、关节感染。

  • 用法与用量

    (1)口服    ①成人或体重40kg以上儿童,每次0.625g(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比例4:1片剂)、每12小时1次,或每次375mg(2:1片剂)、每8小时1次;较重感染,每次1000mg(7:1片剂)、每12小时1次,或每次625mg(4:1片剂)、每8小时1次。②3个月以上婴儿及体重<40kg儿童,片剂、混悬液或咀嚼片(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比例4:1或7:1)(以阿莫西林剂量计),每次12.5mg/kg、每12小时1次,或每次7mg/kg、每8小时1次;较重感染,每次22.5mg/kg、每12小时1次,或每次13mg/kg、每8小时1次。③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混悬液(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比例4:1)(以阿莫西林剂量计),每次15mg/kg,每12小时1次。


      (2)静脉滴注①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次1200mg,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可加至每6小时1次;②3个月以上婴儿及体重<40kg儿童,每次30mg/kg,每8小时1次,严重感染可加至每6小时1次;③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每次30mg/kg,早产儿每12小时1次,足月产儿每8小时1次。静脉制剂中两者的比例均为5:1,以上剂量均为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总含量。


      (3)肾功能减退患者①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min,无需调整剂量。②内生肌酐清除率10~30ml/min者,每次口服375mg或625mg(2:1片剂),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首剂1200mg,继以每12小时600mg静脉滴注。③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者,每次口服375mg,每12~24小时1次。静脉滴注首剂1200mg,继以每24小时600mg静脉滴注。本品可经血液透析清除,血液透析患者应在透析后补充600mg。


      【儿科用法与用量】(1)口服<40kg者,一日25mg/kg,分2次;较重的感染,一日40~50mg/kg,分2次;12岁以上同成人。


      (2)静脉滴注一日50~100mg/kg,分3~4次。

  • 药理学

    (1)药效学    克拉维酸钾与阿莫西林合用,可保护后者免遭β-内酰胺酶水解,使阿莫西林仍保持其抗菌活性,并可扩大其抗菌谱。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对产β内酰胺酶的葡萄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亦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脆弱拟杆菌、梭杆菌属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也对本品敏感。但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属以及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菌属等抗菌作用差。


      (2)药动学    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钾配伍后对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显著影响。药物对胃酸稳定,口服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均吸收良好,食物对两者吸收的影响不显著。口服本品375mg(阿莫西林250mg,克拉维酸125mg),阿莫西林tmax为1.5小时,Cmax为5.6mg/L;克拉维酸tmax为1小时,Cmax为3.4mg/L。服药后6小时分别有50%~70%的阿莫西林和25%~40%的克拉维酸以原形自尿中排出。静脉注射本品600mg(阿莫西林500mg,克拉维酸100mg)和120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维酸200mg),阿莫西林Cmax分别为32.2mg/L和105.4mg/L,克拉维酸Cmax分别为10.5mg/L和28.5mg/L。静脉注射本品后6小时内分别有66.5%~77.4%的阿莫西林和46.0%~63.8%的克拉维酸以原形自尿中排出。静脉滴注(>30分钟)本品2200mg(阿莫西林2000mg,克拉维酸200mg),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Cmax,分别为108.3mg/L和13.9mg/L,两者的t1/2分别为0.9~1.07小时和0.9~1.12小时。本品在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良好,但血-脑屏障通透性差。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18%和25%。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均可被血液透析清除。

  •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轻微,且常呈一过性,常见者有:腹泻、消化不良、恶心、皮疹、静脉炎和阴道炎。胃肠道反应多发生于应用高剂量本品时。亦可导致患者ALT、AST增高;少数情况下应用本品后患者可发生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这类不良反应可发生于疗程中或停药后的6周内,症状可能严重并持续数个月,多见于成年人及中老年人;肝功能异常通常是可逆的,但在极个别情况下(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或合并用药)可导致死亡。罕见多形性红斑、史-约综合征、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过敏性休克、间质性肾炎、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以及兴奋、焦虑、失眠、头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 禁忌

    对本品中任一成分或青霉素类过敏以及有β-内酰胺类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青霉素类药物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尤其多见于有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患者。用药前必须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肤敏感试验。如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就地抢救,保持气道畅通、吸氧及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措施。下列患者应避免或谨慎应用本品:①有其他β-内酰胺类如头孢菌素过敏史者;②有与本品或青霉素类药物相关的胆汁淤积性黄疸或肝功能不全病史患者;③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本品易发生皮疹)。


      (2)部分患者应用本品可出现肝功能异常,临床意义尚不明确,故本品应慎用于肝功能不全患者。


      (3)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减量使用。


      (4)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注射给药B。


      (5)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宜停止授乳。


      (6)本品在应用时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尤其是长期应用本品的患者。


      (7)每5ml本品混悬液含有12.5mg阿斯巴甜(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因此在苯丙酮尿症患者中应慎用本品。

  •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2)本品与口服避孕药合用时,可能降低后者的作用。


      (3)克拉维酸可与IgG和白蛋白在红细胞表面发生非特异性结合,造成Coombs试验假阳性。

  • 制剂与规格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1)2:1制剂:0.375g(阿莫西林0.25g,克拉维酸钾0.125g);


      (2)4:1制剂:①0.625g(阿莫西林0.5g,克拉维酸钾0.125g);②0.3125g(阿莫西林0.25g,克拉维酸钾0.0625g);


      (3)7:1制剂:①0.6g(阿莫西林0.525g,克拉维酸钾0.075g);②1.0g(阿莫西林0.875g.克拉维酸钾0.125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


      (1)4:1制剂:0.15625g(阿莫西林0.125g,克拉维酸钾0.03125g);


      (2)7:1制剂:①0.2285g(阿莫西林0.2g,克拉维酸钾0.0285g);②0.457g(阿莫西林0.4g,克拉维酸钾0.057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液:


      (1)4:1制剂:①0.15625g(阿莫西林0.125g,克拉维酸钾0.03125g);②0.3125g(阿莫西林0.25g,克拉维酸钾0.0625g);


      (2)7:1制剂:0.2285g(阿莫西林0.2g,克拉维酸钾0.0285g);


      (3)14:1制剂:0.643g(阿莫西林0.6g,克拉维酸钾0.043g);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


      (1)2:1制剂:0.375g(阿莫西林0.25g,克拉维酸钾0.125g)。


      (2)4:1制剂:0.15625g(阿莫西林0.125g,克拉维酸钾0.03125g);


      (3)7:1制剂:0.2285g(阿莫西林0.2g,克拉维酸钾0.0285g);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1)0.3g(阿莫西林0.25g,克拉维酸钾0.05g);(2)0.6g(阿莫西林0.5g,克拉维酸钾0.1g);(3)1.2g(阿莫西林1g,克拉维酸钾0.2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