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乳糖酸红霉素

乳糖酸红霉素

  • 拼音

    RutangsuanHongmeisu

  • 英文名

    ErythromycinLactobionat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红霉素的乳糖醛酸盐。按无水物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610红霉素单位。

  •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丙酮中微溶,在乙醚中不溶。

  • 适应症

    ①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对下列感染的替代选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也可用于风湿热的预防。②军团菌病。③肺炎支原体肺炎及其他支原体感染。④肺炎衣原体感染及其他衣原体感染。⑤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⑥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⑦空肠弯曲菌肠炎。⑧百日咳。上述感染中如军团菌病、支原体肺炎、空肠弯曲菌肠炎等,红霉素为首选用药。

  • 用法与用量

    静脉滴注    (1)成人一日1~2g,分2~4次滴注。治疗军团菌病可增至一日3~4g,分4次滴注。成人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4g。


      (2)儿童一日20~40mg/kg,分4次滴注。

  • 药理学

    本品为水溶性红霉素乳糖醛酸酯,静脉滴注后立即达到血药峰值。24小时内静滴2g,血药浓度均值为2.3~6.8mg/L,个体差异较大。


    (1)药效学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属(包括产酶菌株)、各组链球菌和某些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奈瑟菌属、百日咳鲍特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呈中度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校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也有抑制作用。本品系抑菌药,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有杀菌作用。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与细菌核糖体的 50S 亚基呈可逆性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和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位移,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2)药动学 口服红霉素不同盐类的生物利用度为30%~65%。口服200~250 mg,达峰时间(tmax)为2~3 小时,血药峰浓度(Cmax)一般低于1mg/L。红霉素口服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脏、胆汁和脾脏中的药物浓度为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亦可高于同期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 倍以上。在皮下组织、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药物浓度也较高,痰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在胸水、腹水、脓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达到有效治疗水平。本品有一定量(约为血药浓度的 33%)进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浓度仅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左右。本品可进人胎儿血液循环,也可从乳汁中分泌排出.胎儿血中的药物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 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为0.9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70%~90%。本品主要在肝脏中代谢灭活.经胆汁排出,并进行肝肠循环。口服及静脉给药后,分别有 2%~5%和10%~15%的药物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尿药浓度可达10~100mg L。口服 250 mg后粪便中药物含量可达 50~600 μg/g。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量。消除半衰期(t1/2β)为1.4~2小时,无尿患者的t1/2β加可延长至4.8~6小时。

  •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滴局部疼痛、血栓性静脉炎和荨麻疹。严重的不良反应有:Q-T间期延长、室性心动过速、重症多形性红斑、中毒性表皮剥脱性坏死、过敏样反应。肾功能损害患者大剂量使用本品时可致听力丧失。

  • 禁忌

    (1)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过敏者禁用。


      (2)本品禁止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同用。

  • 注意事项

    (1)红霉素主要由肝脏代谢、胆管排出,肝功能损害者使用本品,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肝功能损害患者尽可能避免应用;如确有必要使用红霉素时,需适当减量并密切随访肝功能。肝病患者和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红霉素酯化物。

      

      (2)由于红霉素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须停止授乳。

      

      (3)老年人使用本品,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增加。

      

      (4)有重症肌无力病史的患者使用本品,有病情加重的风险。

      

      (5)对诊断的干扰 红霉素可干扰 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ALT 和 AST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6)美国 FDA 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注射给药 B。


            (7)本品局部刺激性较强,不宜用作肌内注射。


       (8)本品在酸性强的溶液中活力很快消失,注射液的pH值宜维持在5.5以上,浓度不超过1mg/ml。

  • 制剂与规格

    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按红霉素计):(1)0.25g(25万U);(2)0.3g(30万U)。


      注:1.5g乳糖酸红霉素相当于1g红霉素。

  • 鉴别

    (1)在红霉素A组分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标准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57图)一致。如发现在1750~1680cm-1处的吸收峰与对照的图谱不一致时,可取本品适量,溶于无水乙醇中,在水浴上蒸干,置减压干燥器中减压干燥后测定。

  • 检查

    酸碱度    取本品0.85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6.0~7.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份,各0.85g,分别加水1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红霉素B、C组分及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临用新制。


      溶剂磷酸盐缓冲液(pH7.0)-甲醇(15:1)。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加甲醇适量(10mg加甲醇1ml)溶解后,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红霉素4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红霉素标准品适量,130℃加热破坏4小时,加甲醇适量(红霉素10mg加甲醇1ml)溶解后,用溶剂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溶液(取磷酸氢二钾8.7g,加水1000ml,用20%磷酸调节pH值至8.2)-乙腈(40∶60)为流动相;柱温为35℃;波长为215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按红霉素C、红霉素A、杂质I、红霉素B、红霉素烯醇醚峰的顺序出峰(必要时,用红霉素C、红霉素B、红霉素烯醇醚对照品进行峰定位),红霉素A峰与红霉素烯醇醚峰之间的分离度应大于14.0,红霉素A峰的拖尾因子应小于2.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5倍。


      限度    红霉素B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乘以校正因子0.7)和红霉素C峰面积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5.0%),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除乳糖酸外(约为2分钟),红霉素烯醇醚和杂质I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分别乘以校正因子0.09、0.15)和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6倍(3.0%),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5.0%),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1倍的峰忽略不计。


      水分    取本品约0.2g,加10%的咪唑无水甲醇溶液使溶解,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4.0%。


      红霉素A组分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0.17g,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10mg加甲醇1ml)溶解后,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红霉素4mg的溶液。


      标准品溶液    取红霉素标准品约0.1g,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10mg加甲醇1ml)溶解后,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红霉素4mg的溶液。


      溶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见红霉素B、C组分及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标准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


      限度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供试品中红霉素A的含量。按无水物计,不得少于59.1%。


      可见异物    取本品5份,每份为制剂最大规格量,分别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通则0904),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3份,分别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通则0903),每1g样品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供无菌分装用)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红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1.0EU。(供注射用)


      无菌    取本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后,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灭菌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红霉素项下的方法(通则1201第一法)测定。1000红霉素单位相当于1mg的C37H67NO13。可信限率不得大于7%。

  • 类别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贮藏

    严封,在干燥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乳糖酸红霉素
乳糖酸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