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磷霉素钠
Linmeisuna
FosfomycinSodium
本品为(一)-(1R,2S)-l,2-环氧丙基膦酸二钠盐。按无水物计算,每1mg的效价不得少于700磷霉素单位。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空气中极易潮解。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4.2°至-5.5°
①口服磷霉素钙适用于敏感菌所致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包括细菌性痢疾)等。②磷霉素氨丁三醇单剂口服用于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的治疗。③磷霉素钠注射剂适用于敏感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④磷霉素也可与其他抗感染药联合应用,治疗由敏感菌所致中、重度感染,如血流感染、腹膜炎、盆腔炎、骨髓炎等;与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联合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或耐药菌株)等革兰阳性菌所致重症感染。
(1)成人 磷霉素钠,静脉给药,一日4~12g,严重感染时可增至16~20g。
(2)儿童 ①静脉滴注,磷霉素钠,一日100~300mg/kg,分2~3次。
【儿科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磷霉素钠)一日100~300mg/kg,分3~4次(浓度40mg/ml)。
【儿科注意事项】(1)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作用,常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应用。
(2)不良反应有轻度胃肠反应,偶有假膜性肠炎、严重过敏反应。
(3)各种剂型均按磷霉素酸计。
(1)药效学 磷霉素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需氧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该药在体外及体内对下列细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菌株)以及粪肠球菌。磷霉素对以下细菌在体外具有抗菌活性: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属、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沙雷菌属、假单胞菌属。磷霉素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和氟喹诺酮类等抗感染药联合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药动学 空腹口服磷霉素钙盐1g和2g后,tmax为2小时,Cmax分别为5.98mg/L及8.89mg/L,约可自胃肠道吸收给药量的30%。单剂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3g后迅速吸收并在体内转化为磷霉素游离酸,tmax为2小时,Cmax为26.1mg/L;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7%,进食后服药的生物利用度下降至30%。静脉滴注磷霉素钠盐0.5g、1.0g、2.0g和4.0g后,Cmax分别为28mg/L、46mg/L、90mg/L和195mg/L。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在体内各组织,体液中广泛分布,表观分布容积为2.4L/kg。组织中浓度以肾为最高,其次为心、肺、肝等。在胎儿血液循环和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分别约为同时期母体血药浓度的70%和7%。在胆汁、骨髓和脓液中的药物浓度为同期血药浓度的20%、7%~28%和11%。该药也可分布至胸水、腹水、淋巴液、支气管分泌液和眼房水中。磷霉素静脉给药后24小时内自尿中排出原形药物约90%,口服给药后自尿中排出给药量的30%~38%。消除半衰期为2~5小时。血液透析后70%~80%的药物可被清除。
较常见者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食欲缺乏、中上腹不适、稀便或轻度腹泻,一般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出现假膜性肠炎。静脉给药可引起静脉炎。患者偶可发生皮肤瘙痒、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头晕、头痛;一过性周围血象红细胞、血小板与白细胞计数降低;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ALT、AST)一过性升高。极个别患者出现休克,一旦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发绀、荨麻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
对磷霉素过敏者禁用。
(1)含1g磷霉素酸的本品中含钠离子0.32g,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等需限制钠盐摄入量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注意保持体内钠离子的平衡。
(2)快速静脉滴注本品易出现静脉炎,故需控制补液速度。不推荐静脉注射本品。
(3)本品肌内注射局部疼痛较剧烈,现已基本不用。
(4)磷霉素钠盐用于中、重度感染,如血流感染、重症肺炎、腹膜炎等感染时,肾功能正常成人患者每日剂量可增至16~20g,分3~4次静滴;并需与其他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或β-内酰胺类合用,上述联合用药可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A)所致重症感染时常作为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的联合用药。
(5)哺乳期妇女必须使用本品时应停止授乳。
(6)早产儿和婴儿应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建立。
(7)肾功能减退者应用磷霉素钠盐时,需减量应用,因本品主要自肾排出。
(8)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B。
(1)本品与β内酰胺类联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协同作用。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本品与甲氧氯普胺同用时,可使磷霉素血药浓度降低;其他胃肠动力药亦有可能发生类似情况。因此本品不宜与上述药物同用。
注射用磷霉素钠:(1)1g(100万U);(2)2g(200万U);(3)3g(300万U);(4)4g(400万U)。
(1)取本品约11mg,加水2ml,振摇,加高氯酸1ml与0.1mol/L高氯酸钠溶液2ml,水浴加热10分钟,趁热加入钼酸铵试液1ml与1-氨基-2-萘酚-4-磺酸试液1ml,摇匀,溶液即显蓝色。
(2)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加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磷霉素20mg的溶液。
标准品溶液 取磷霉素标准品适量,加0.2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磷霉素20m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等量混合。
色谱条件釆用硅胶G薄层板,以异丙醇-乙酸乙酯-水-冰醋酸(4:2:4:1)为展开剂。
测定法 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喷以显色液(取磷钼酸5g,加醋酸100ml,再加硫酸5ml),置105℃加热20分钟后检视。
系统适用性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中应显单一主斑点。
结果判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标准品溶液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相同。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51图)一致。
(4)本品显钠盐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碱度 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9.0~10.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份,各1.1g,分别加水5ml溶解,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通则0902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浓;如显色,与黄色1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均不得更深。
二醇物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250ml碘瓶中,加水100ml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0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600ml,微热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4→10)约40ml,调节pH值至6.4±0.1,加水至刻度,摇匀]50ml,精密加入0.005mol/L高碘酸钠溶液10ml,摇匀,密塞,于25℃避光放置90分钟,加入10%碘化钾溶液10ml,密塞,避光放置2分钟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l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5001mg的C3H7Na2O5P,含二醇物不得过0.5%。
残留溶剂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水5ml使溶解,密封。
对照品溶液 取乙醇约40mg、甲苯约7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
色谱条件以5%二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60℃,维持10分钟,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10℃;顶空瓶平衡温度85℃,平衡时间30分钟。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限度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醇与甲苯的残留量均应符合规定。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1.0%。
重金属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三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可见异物 取本品5份,分别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通则0904),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不溶性微粒 取本品,加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通则0903),每1g样品中含l0um及10u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个,含25um及25u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个。(供无菌分装用)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磷霉素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33EU。(供注射用)
无菌 取本品,用适宜溶剂溶解并稀释后,经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供无菌分装用)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灭菌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0单位的溶液,照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通则1201)测定。1000磷霉素单位相当于lmg的C3H7O4P。
抗生素类药。
严封,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