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 拼音

    YansuanHuanbingshaxingJiaonang

  • 英文名

    CiprofloxacinHydrochlorideCapsules

  • 基本信息

    本品含盐酸环丙沙星按环丙沙星(C17H18FN3O3)计算,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性状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至微黄色颗粒或粉末。

  • 适应症

    可用于敏感菌所致下列感染:①泌尿与生殖系统感染,包括单纯性、复杂性尿路感染与细菌性前列腺炎;②呼吸道感染,包括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性加重及肺部感染、急性鼻窦炎;③胃肠道细菌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所致;④复杂性腹腔感染,宜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同用;⑤伤寒;⑥骨和关节感染;⑦皮肤及软组织感染;⑧血流感染等全身感染,宜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⑨吸入性炭疽,用于已暴露于炭疽芽孢杆菌气雾者,以减少其发病或减轻疾病的进展;⑩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热时的经验性治疗,需与其他抗感染药联合应用,此适应证仅限于环丙沙星注射液。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①常用量,一日0.5~1.5g,分2~3次服。②尿路感染,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日0.5g,分2次,疗程3~7日;复杂性尿路感染,一日1g,分2次,疗程7~14日。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日1g,分2次,疗程28日。④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一日1.0~1.5g,分2~3次,疗程7~14日。⑤急性鼻窦炎,一日1.0g,分2次,疗程10日。⑥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一日1.0~1.5g,分2~3次,疗程7~14日。⑦骨、关节感染,一日1.0~1.5g,分2~3次,疗程≥4~6周。⑧复杂性腹腔感染,一日1.0g,分2次,疗程7~14日。⑨感染性腹泻,一日1.0g,分2次,疗程5~7日。⑩伤寒,一日1.0g,分2次,疗程10日。⑩预防吸入性炭疽(怀疑或已证实暴露于该菌后),一日1.0g,分2次,疗程60日。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10~20mg/kg,分2~3次服。


      【儿科注意事项】(1)属氟喹诺酮类。


      (2)一般不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如病情需要,应完善知情告知。

  • 药理学

    (1)药效学    环丙沙星等氟喹诺酮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尤其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对下列细菌在体外具有良好抗菌作用:肠杆菌科细菌,包括柠檬酸杆菌属、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弧菌属、耶尔森菌等。对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属均有高度抗菌活性。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的大多数菌株具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仅具有中等抗菌活性。本品尚对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具有良好抗微生物作用,对结核分枝杆菌和非典型分枝杆菌亦有抗菌活性。本品对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差。近年来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性明显增高,尤以大肠埃希菌为著,耐药率可高达50%以上。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的耐药性亦有增高,各种氟喹诺酮类的不同品种间呈交叉耐药。氟喹诺酮类为杀菌药,一般认为喹诺酮类作用于细菌DNA旋转酶和(或)拓扑异构酶N,抑制DNA的合成和复制而导致细菌死亡。


      (2)药动学    空腹口服后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为49%~70%,食物可延缓吸收;口服250mg、500mg、750mg后,tmax为1~2小时,Cmax分别为1.2~1.4mg/L、2.4~2.6mg/L、3.4~4.3mg/L。静脉滴注本品200mg和400mg后,Cmax分别为2.1mg/L和4.6mg/L。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至全身组织和体液中,组织中的浓度常超过血药浓度。脑膜无炎症时脑脊液中药物的浓度仅为同期血药浓度的10%。可通过胎盘屏障,从乳汁分泌;分布容积为2~3L/kg,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40%。口服给药后24小时内以原形经肾排出给药量的40%~50%(主要为肾小管分泌);静脉给药后以原形经肾排出给药量的50%~70%,以代谢产物形式(仍具有抗菌活力,但较弱)排出约15%;经胆汁及粪便于5日内排出20%~35%,虽仅有少量经胆汁排出,但胆汁中药物浓度高,可达同期血药浓度的10倍以上。t1/2β为4小时,肾功能减退时稍延长(6小时)。仅少量环丙沙星可被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

  •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较为常见,多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胃纳减退、恶心或呕吐、腹泻或便秘、味觉异常等。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发生率仅次于胃肠道反应,多表现为头晕、头痛、嗜睡或失眠等。


      (3)过敏反应可表现为:①皮疹、皮肤瘙痒,偶可出现渗出性多形性红斑和血管神经性水肿;②光过敏和光毒性,表现为暴露部位轻至中、重度皮疹、疱疹;③偶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4)本品的注射剂静脉给药时可致静脉炎。


      (5)偶可发生以下严重不良反应: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或精神改变,可表现为抽搐、癫痫样发作、烦躁不安、焦虑、幻觉、精神异常、意识混乱、震颤等,大多发生于肾功能减退患者(包括老年患者)未减量用药或有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以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②血尿、皮疹、发热等间质性肾炎表现;③结晶尿,见于高剂量应用时;④关节疼痛、僵硬、肿胀等关节病变以及肌腱炎、肌腱断裂等;⑤史-约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剥脱性坏死等皮肤反应;⑥中性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抑制等血液系统反应。


      (6)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增高,多属轻度,并呈一过性。

  • 禁忌

    (1)对本品及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或对其他喹诺酮类过敏者禁用。


      (2)禁止同时服用替扎尼定。


      (3)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肠道外给药C。

  • 注意事项

    (1)本品在儿童、18岁以下青少年、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建立,上述人群应禁用本品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可分泌至乳汁中,其浓度接近血药浓度,哺乳期妇女须避免应用该类药物,必须应用者宜停止授乳。


      (2)老年人常有生理性肾功能减退,主要经肾排出的氟喹诺酮类需减量应用。


      (3)肾功能减退者未调整剂量应用本品时,易发生抽搐、癫痛样发作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需根据肾功能减退情况调整剂量。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本品,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


      (4)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发生肝硬化腹水),将导致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方可应用,并调整剂量。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包括脑动脉硬化、癫痫患者,使用本品后癫痫发作的阀值降低,应避免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有明确指征需应用该类药物时,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


      (6)喹诺酮类偶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即过敏性休克,常于用药第一剂时发生。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需停用喹诺酮类药物,并立即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吸氧等紧急救治处理。喹诺酮类可致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偶可致严重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等,此时需立即停药,并予相应处理。


      (7)本品偶可导致光敏反应发生,在用药期间应避免过度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


      (8)喹诺酮类及其他抗感染药均可致假膜性肠炎的发生,病情可自轻度至危及生命,一旦诊断成立,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轻者停药即可恢复,中、重度患者应予以抗艰难梭菌治疗(如甲硝唑)及其他对症处理。


      (9)偶可引起肌腱炎,严重者可发生肌腱断裂;60岁以上高龄,合用甾体类药物,肾脏、心脏或肺移植等因素进一步增加风险。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肌腱功能障碍病史患者使用本品,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使用本品的患者参加体力活动或是情绪紧张,肌腱断裂的风险增加。如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炎症表现或肌腱断裂等症状时应停药,注意休息并限制其活动,直至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诊断被明确排除。


      (10)喹诺酮类药在某些患者中有使心电图Q-T间期延长的潜在可能,因此,在原本已有Q-T间期延长的患者、未能纠正的低钾血症者、急性心肌缺血者及正在应用Ia类(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索洛地尔)的患者均应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该类药物亦不宜与已知可使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合用,如西沙必利、红霉素、三环类抗抑郁药。


      (11)由于国内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现象严重,而该菌又为尿路、腹腔感染等的主要病原菌,因此上述感染患者需注意在给药前留取相应标本送培养,参考细菌药敏结果及临床情况调整用药。

  • 药物相互作用

    (1)能使尿液碱化的药物可减少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发生。


      (2)含铝或镁的抗酸药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应避免同时口服,可在服本品前2小时或服本品后6小时口服。


      (3)本品与咖啡因合用可减少后者的清除,使其tva延长,并可能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4)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合用时使本品血药浓度增高,易发生毒性反应。


      (5)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由于对药物代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使茶碱类自肝清除明显减少,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恶心、呕吐、震颤、不安、激动、抽搐、心悸等不良反应。故两者合用时应监测茶碱类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


      (6)去羟肌苷(didanosine,DDI)可减少本品的口服吸收,因制剂中所含有的铝及镁可与氟喹诺酮类螯合,故不宜合用。


      (7)本品与华法林合用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


      (8)本品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需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并调整剂量。


      (9)非甾体抗炎药与喹诺酮类合用可能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增加癫痫的发生风险。


      (10)与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米格列醇、曲格列酮、阿卡波糖、胰岛素等降糖药合用,可致血糖波动,如必须合用,应加强血糖监测,调整降糖药用量。氟喹诺酮类停用后,也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用量。


      (11)与利多卡因、乙酰卡尼、恩卡尼、托卡尼、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胺碘酮、美西律、溴苄胺、丙吡胺、莫雷西嗪、奎尼丁、替地沙米、阿齐利特、司美利特、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索他洛尔等合用,Q-T间期延长的作用相加,出现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等心脏毒性的风险增加。


      (12)与阿洛司琼、替扎尼定等合用,由CYP1A2调节的药物代谢被本品所抑制,血药浓度上升,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13)与辛伐他汀合用,辛伐他汀的代谢被抑制,出现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增加。


      (14)环丙沙星滴眼液与吲哚美辛滴眼液合用,可在眼中生成吲哚美辛-环丙沙星沉淀。

  • 制剂与规格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0.25g。

  • 鉴别

    (1)称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0.1mol/L盐酸溶液适量(每5mg环丙沙星加0.1mol/L盐酸溶液1ml)使溶解,用乙醇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环丙沙星1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盐酸环丙沙星项下的鉴别(1)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取本品内容物适量,加水振摇,滤过,滤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以上(1)、(2)两项可选做一项。

  • 检查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内容物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环丙沙星0.5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A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环丙沙星lμg的溶液。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适量,用流动相A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环丙沙星0.lμg的溶液。


      杂质A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见盐酸环丙沙星有关物质项下。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杂质A(262nm)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标示量的0.3%;杂质C(278nm)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乘以校正因子0.6),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5倍(0.5%);杂质B、D和E(278nm)按校正后的峰面积计算(分别乘以校正因子0.7、1.4和6.7),均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2%);其他单个杂质(278nm)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2%);各杂质(278nm)校正后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5倍(0.7%),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峰忽略不计。


      溶出度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


      溶出条件    以0.1mol/L盐酸溶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50转,依法操作,经30分钟时取样。


      测定法    取溶出液适量,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100ml量瓶中,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77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7H18FN3O3的吸收系数()为1278计算每粒的溶出量。


      限度标示量的8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合均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环丙沙星0.2g),置2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见盐酸环丙沙星含量测定项下。

  • 类别

    喹诺酮类抗菌药

  •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
盐酸环丙沙星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