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去羟肌苷

去羟肌苷

  • 拼音

    Quqiangjigan

  • 英文名

    Didanosin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2',3'-双脱氧肌苷。按干燥品计算,含C10H12N4O3不得低于98.5%。

  •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遇酸不稳定。


      本品在水中略溶,在甲醇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


      比旋度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24°至-28°。

  • 适应症

    适用于成人或6个月以上感染HIV较严重的儿童,应与其他抗HIV药物联用。

  • 用法与用量

    口服(1)成人①体重≥60kg者,片剂一次200mg,一日2次;或一次400mg,一日1次。散剂一次250mg,一日2次。②体重<60kg者,片剂一次125mg,一日2次;或一次250mg,一日1次。散剂一次167mg,一日2次。


      (2)儿童一次120mg/m²,一日2次。

  • 药理学

    (1)药效学本品是天然核苷——去氧腺苷3'-羟基被氢基所取代的人工合成核苷类似物。在细胞内本品通过细胞代谢酶转化成有抗病毒活性的代谢产物5'三磷酸双脱氧腺苷(ddATP)。ddATP通过与天然底物—5'-三磷酸脱氧腺苷(dATP)竞争性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并掺入病毒DNA,从而终止病毒DNA链的延伸。


      (2)药动学本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见表10-25。本品口服吸收迅速,tmax为0.25~1.50小时。在50~400mg范围内,血药浓度与剂量呈正比。血浆蛋白结合率低(<5%)。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根据体外和实验动物中研究推测本品在体内的代谢途径与嘌呤碱基相同。本品在细胞内代谢成有抗病毒活性的代谢产物5'-三磷酸双脱氧腺苷(ddATP)。本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而排泄,部分可经血液透析清除,但不为腹膜透析所清除(表10-25)。


      食物对本品吸收的影响:进餐时服药比进餐后2小时服药的Cmax及AUC低55%。进餐前半小时服药对生物利用度无明显影响。

    表10-25  去羟肌苷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动学参数成年患者儿童患者
    口服生物利用度(%) 4225
    表观分布容积(L/kg)1.08(28±15)L/m²
    脑脊液/血浆比率(%) 2146(12~85)
    总清除率[ml/(min·kg)] 13.0(516±1842)ml/(min·m²)
    肾清除率[ml/(min·kg)]5.5(240±90)ml/(min·m²)
    消除半衰期(h)1.50.8
    肾小管重吸收率(%) 1818


  • 不良反应

    约34%的治疗患者在正常推荐剂量或低于推荐剂量情况下出现周围神经痛,有神经痛或神经毒性药物治疗史的患者发生率较高;约9%的用药患者在推荐剂量或低于推荐剂量时发生胰腺炎,表现为麻刺感、灼烧感、手足麻木以及中上腹部疼痛等。此外,约1/3用药者有头痛和腹泻;20%~25%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失眠、药物疹、瘙痒等;10%~20%患者可出现抑郁、便秘、口炎、味觉障碍、肌痛、关节炎和(或)药物代谢酶活性增强。另可出现脂肪代谢障碍、乳酸性酸中毒、肝肿大和(或)肝脏脂肪变性、视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等。

  •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禁止本品与别嘌醇合用。


      (3)禁止本品与利巴韦林合用。

  • 注意事项

    (1)曾有报道使用本品治疗时发生致死性胰腺炎,故使用本品出现胰腺炎征兆的患者需暂时中止用药,已确诊胰腺炎者需立即停药。发生胰腺炎的概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同时使用有胰腺毒性的药物以及严重的HIV-I感染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胰腺炎的危险增加。儿童患者用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3%(初始剂量)和13%(较高剂量)。


      (2)单独或联用核苷类似物已有引起乳酸性酸中毒、肝肿大和(或)脂肪变性的报道,严重者可致命。肥胖、女性、长期治疗或已知有肝病危险因素者,上述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一旦出现相关体征或症状应立即停药。


      (3)视网膜病变和视神经炎在儿童与成人患者中均有报道。疗程中应定期检查视网膜。


      (4)周围神经痛表现为手或足麻木、麻刺感或烧灼感,在接受去羟肌苷疗法的患者中已有报道。周围神经痛在晚期艾滋病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史者或曾服用神经毒性药物者(包括司他夫定等)中发生的风险增加。


      (5)本品应于空腹或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服用,用药期间避免饮用含乙醇类饮料。


      (6)哺乳期妇女用药对乳儿的风险不能排除。


      (7)儿童用药主要不良反应与成人相同,每日口服300mg/m²时,7%患儿出现视网膜色素变性症。


      (8)老年患者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9)肝功能不全者使用本品应做监测。


      (10)肾功能损害者使用本品应调整剂量。


      (11)可出现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12)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B。

  • 药物相互作用

    (1)抗酸药、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口服后会影响胃液的酸度,这些药物应在服用本品前2小时服用。


      (2)更昔洛韦与本品同服,可使本品的稳态AUC提高(111±114)%,但对更昔洛韦的稳态AUC无影响。本品提前2小时服用时,更昔洛韦的稳态AUC减少(21±17)%。


      (3)与别嘌醇合用,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血药浓度升高,属禁忌。


      (4)与替诺福韦合用,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血药浓度升高,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腹泻、胰腺炎、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等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5)与利巴韦林合用,增加本品或其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本品对细胞线粒体RNA的毒性增加,可引起致死性的乳酸性酸中毒、肝衰竭、周围神经病变或胰腺炎,属禁忌。


      (6)与羟基脲合用,可引起致死性胰腺炎和肝脏毒性,应避免两药合用。


      (7)与司他夫定合用,可引起致死性胰腺炎和肝脏毒性,应严密监测。


      (8)与扎西他滨合用,药理作用相加或协同,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增加。

  • 制剂与规格

    去羟肌苷颗粒:0.05g。


    去羟肌苷咀嚼片:(1)0.025g;(2)0.1g。


    去羟肌苷肠溶胶囊:0.1g。

  • 鉴别

    (1)取本品与去羟肌苷对照品各适量,分别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有关物质项下方法试验,以流动相A-流动相B(90∶10)为流动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94图)一致。

  • 检查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溶剂流动相A-流动相B(92∶8)。


      供试品溶液临用新制。取本品适量,加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μ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去羟肌苷杂质混合对照品适量,加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4.6mm×250mm,5μm);以醋酸铵溶液(取醋酸铵3.86g,加水800ml溶解,用氨溶液调节pH值至8.0,加水至1000ml)为流动相A,以乙腈-甲醇(50∶50)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体积20μl。

    2875_p_1.png


      系统适用性    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调节流动相比例使去羟肌苷峰的保留时间为12~15分钟,2'-去氧肌苷峰与3'-去氧肌苷峰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对照溶液色谱图中,主成分色谱峰峰高的信噪比应大于2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照下表中的相对保留时间定位各杂质。次黄嘌呤的峰面积与其相对校正因子(0.62)的乘积不得过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0.5%),2',3'-脱水肌苷的峰面积不得过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0.2%),其他单个杂质的峰面积不得过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1%),杂质总量不得过1.0%,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5倍的峰忽略不计。

    2875_p_2.png

      残留溶剂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第二法)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顶空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5.0ml使溶解,密封。


      对照品溶液    取乙腈、二氯甲烷、乙醇、甲醇、丙酮与异丙醇适量,精密称定,置同一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乙醇0.5mg、丙酮0.5mg、异丙醇0.5mg、甲醇0.3mg、乙腈0.041mg、二氯甲烷0.06mg的溶液,精密量取5ml,置顶空瓶中,密封。


      色谱条件    以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或极性相近)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起始温度为40℃,维持8分钟,以每分钟40℃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温度为250℃;顶空瓶平衡温度为80℃,平衡时间为30分钟。


      系统适用性    要求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各成分峰间的分离度均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


      限度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乙腈、二氯甲烷、乙醇、甲醇、丙酮与异丙醇的残留量均应符合规定。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2%。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50ml(如滴定终点不明显,可适当加入醋酐,冰醋酸与醋酐比例不得过1∶4,总体积仍为50ml),微热使溶解,放冷,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3.62mg的C10H12N4O3

  • 类别

    抗病毒药。

  •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 2464_p_8.png

    2464_p_9.png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去羟肌苷
去羟肌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