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沙奎那韦
Saquinavir
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口服一次600mg,每日3次,饭后服用。合用药物剂量:叠氮胸苷一次200mg,每日3次;扎西胞苷一次0.75mg,每日3次。
(1)药效学 本品为HIV-蛋白酶抑制药,与蛋白酶的活性位点结合,抑制病毒多聚蛋白前体裂解为功能蛋白质,而形成无感染活性的病毒颗粒。本品的体外抗病毒活性是在淋巴母细胞、单核原始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测定的,本品对急性和慢性细胞感染的HIV均有效。与逆转录酶抑制药如齐多夫定、去羟肌苷、拉米夫定等合用时,呈相加或协同作用。蛋白酶编码基因的突变,主要为第48位及第90位氨基酸的变异,可导致病毒对本品的耐药。
(2)药动学 本品硬胶囊和软胶囊不具有生物等效性,后者的生物利用度大于前者;进食可使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加;HIV感染患者的血药浓度较正常志愿者高。正常人及HIV感染患者餐后服用沙奎那韦硬胶囊600mg每日3次,其稳态Cmax分别为90ng/ml及253ng/ml。高脂肪餐后服用,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健康志愿者高脂肪餐后及空腹单剂口服本品硬胶囊600mg的24小时AUC分别为161(ng·h)/ml及24(ng·)h/ml。与利托那韦合用时,本品硬胶囊的吸收不受进食影响。沙奎那韦硬胶囊高脂肪餐后服用的生物利用度为4%,软胶囊的生物利用度较硬胶囊提高3~5倍。正常人及HIV感染患者餐后服用软胶囊1200mg每日3次,第1周的稳态Cmax分别为1420ng/ml及2477ng/ml。软胶囊餐后服用的生物利用度也较空腹服用为高。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到组织,然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极低。分布容积为700L,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本品迅速在肝脏经CYP3A4代谢生成失活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沙奎那韦甲磺酸盐600mg口服及静脉给药后,分别有88%及81%的药物由粪便排出,1%及3%的药物由尿排出。本品的t1/2为1~2小时,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3.2小时。目前尚缺乏本品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药动学资料。
主要有脂肪营养障碍、腹泻(4%),恶心(2%)和腹部不适(1%)、乏力。严重的反应有高血糖,引发或加重糖尿病。但本品不增强其他药物如叠氮胸苷和扎西胞苷(zalcitabine)的不良反应。
(1)对本品或其药品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
(3)禁止本品作为单一的蛋白酶抑制药使用(未与利托那韦合用)。
(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有报道可引起糖尿病或使糖尿病加重,疗程中应注意血糖监测。
(3)血友病患者应用本品可能会引起自发性出血。
(4)肝功能异常者使用本品,可加重肝病,升高本品的血药浓度。
(5)严重肾损害患者使用,本品的肾清除率下降。
(6)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或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使用本品,可加重肝病,升高本品的血药浓度。
(7)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使用本品,甘油三酯水平继续升高,并可进一步发展为胰腺炎。
(8)本品在HIV耐药性产生后继续使用,出现对其他蛋白酶抑制药交叉耐药的可能性增加。
(9)缓慢或剩余的机会性感染患者使用本品,可出现炎症反应(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
(10)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对乳儿的风险不能排除。
(11)本品在16岁以下儿科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12)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B。
(1)特非那定、西沙必利、匹莫齐特或雷诺嗪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Q-T间期延长、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脏停搏等心脏毒性作用。合用属禁忌。
(2)胺碘酮、氟卡尼、普罗帕酮或苄普地尔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合用属禁忌。
(3)麦角类药物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麦角中毒的风险增加。合用属禁忌。
(4)奎尼丁、决奈达隆、咪达唑仑、三唑仑或托伐普坦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中毒的风险增加。合用属禁忌。
(5)与利福平合用,本品的代谢被诱导,血药浓度和药物有效性下降,肝毒性增加,合用属禁忌。
(6)夫西地酸与本品合用,两者的代谢被多重抑制,两者的血药浓度均增高,应避免合用。
(7)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肌病或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增加。
(8)沙美特罗、他达拉非、依普利酮、依维莫司、伊沙匹隆、文拉法辛、拉帕替尼、尼罗替尼或舒尼替尼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
(9)氟替卡松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氟替卡松血药浓度升高,代谢产物可的松的血药浓度下降。
(10)秋水仙碱等与本品合用,其通过CYP3A4和P-糖蛋白途径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出现毒性反应的风险增加。
(11)与替拉那韦合用,本品由P-糖蛋白调节的代谢被诱导,血药浓度明显下降,不作推荐。
(12)托泊替康与本品合用,其由P-糖蛋白调节的代谢被本品抑制,血药浓度升高,应避免合用。
(13)地高辛与本品合用,其AUC可增加约50%,Cmax可增加约30%,需严密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或减小其用量。
(14)氨普那韦、达芦那韦等与本品合用,其血药浓度或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下降,需调整剂量或不推荐合用。
(15)与大蒜合用,本品通过CYP3A4和P-糖蛋白途径的代谢被大蒜诱导,血药浓度下降,出现耐药或治疗失败的风险增加。
(16)与洛哌丁胺合用,本品的吸收被干扰,血药浓度下降;洛哌丁胺的代谢清除下降,血药浓度上升。
(17)与利福布汀合用,本品的代谢被诱导,血药浓度降低;而利福布汀的代谢被抑制,血药浓度上升。
甲磺酸沙奎那韦胶囊:0.2g(以沙奎那韦计)。
甲磺酸沙奎那韦片:0.5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