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巯嘌呤片

巯嘌呤片

  • 拼音

    QiupiaolingPian

  • 英文名

    MercaptopurineTablets

  • 基本信息

    本品含巯嘌呤(C5H4N4S•H2O)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片。

  • 适应症

    用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急变期。

  •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①绒毛膜上皮癌,按体重一日6~6.5mg/kg,分2次口服,以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歇为3~4周。②白血病,开始按体重一日2.5mg/kg或按体表面积一日80~100mg/m²,顿服或分2次服,一般于用药后2~4周可见显效,如用药4周后,仍未见临床改进及白细胞数下降,则可考虑在仔细观察下,加至按体重一日5mg/kg;维持,按体重一日1.5~2.5mg/kg或按体表面积一日50~100mg/m²。


      【儿科用法与用量】一日50~100mg/m²,一次或分次口服。


      【儿科注意事项】(1)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


      (2)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属于抑制嘌呤合成途径的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化学结构与次黄嘌呤相似,因而能竞争性地抑制次黄嘌呤的转变过程。本品进入体内,在细胞内必须由磷酸核糖转移酶转为6-巯基嘌呤核糖核苷酸后方具有活性。其主要的作用环节有二: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酰胺转移酶,因而阻止1-焦磷酸-5-磷酸核糖(PRPP)转为1-氨基-5-磷酸核糖(PRA)的过程,干扰了嘌呤核苷酸合成的起始阶段;②抑制复杂的嘌呤物间的相互转变,即能抑制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腺嘌呤核苷酸及次黄嘌呤核苷酸转为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核苷酸的过程,同时本品还抑制辅酶I(NAD+)的合成,并减少了生物合成DNA所必需的脱氧三磷酸腺苷(dATP)及脱氧三磷酸鸟苷(dGTP),因而肿瘤细胞不能增殖,本品对处于S增殖周期的细胞较敏感,除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外,对细胞RNA的合成亦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用本品治疗白血病常产生耐药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体内出现了突变的白血病细胞株,因而失去了将巯嘌呤转变为巯嘌呤核糖核苷酸的能力。


      (2)药动学    口服后可迅速经胃肠道吸收。广泛分布于体液内,仅有较少量可渗入血-脑屏障,因而一般口服的剂量,对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无效。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20%。本品吸收后的活化分解代谢过程主要在肝脏内进行,在肝内经黄瞟呤氧化酶等氧化及甲基化作用后分解为硫尿酸等产物而失去活性。静脉注射半衰期约为90分钟。约半量经代谢后在24小时即迅速从肾脏排出,其中7%~39%以原形药排出,最慢的于开始服药后17日才经肾脏排出。

  •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为骨髓抑制,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常在服药后的第5、6日出现,停药后仍可持续1周左右。


      (2)肝脏损害可致胆汁淤积,出现黄疸。


      (3)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口腔炎、腹泻,但较少发生,可见于服药量过大的患者。


      (4)高尿酸血症多见于白血病治疗初期,严重的可发生尿酸性肾病。


      (5)其他少见间质性肺炎及肺纤维化。

  • 禁忌

    本品有增加胎儿死亡及先天性畸形的危险,故妊娠初期3个月内禁用本品。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D。

  • 注意事项

    (1)由于老年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老年性白血病确须服用本品时,则需加强支持疗法,并严密观察症状、体征及周围血象等动态改变,及时调整剂量。


      (2)对诊断的干扰:白血病时有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在服本品时则破坏更多,血液及尿中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严重者可产生尿酸性肾结石。


      (3)下列情况慎用:骨髓已有显著的抑制现象,血象表现有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并出现相应的严重感染或明显的出血现象者;有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胆道疾患者;有痛风病史、尿酸盐肾结石病史者;4~6周内已接受过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治疗者。


      (4)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每周应随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1~2次,如血细胞在短期内有急骤下降现象者,应每日检查血常规。

  •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别嘌醇同时服用时,由于后者抑制了本品的代谢,除了明显地增强本品的作用外,其毒性也增加。因此在两药同时服用时,应仔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适当减少本品的剂量。


      (2)本品与对肝细胞有毒性的药物同用时,有增加本品对肝细胞损害的危险,因而需权衡两药合用的利弊及必要性。


      (3)本品与其他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合并应用时,会增强本品的效应,因而须酌情调整本品的剂量与疗程。

  • 制剂与规格

    巯嘌呤片:(1)25mg;(2)50mg;(3)100mg。

  • 鉴别

    (1)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巯嘌呤30mg),加乙醇30ml,置水浴中加热使巯嘌呤溶解,放冷,滤过,滤液照巯嘌呤项下的鉴别(1)、(2)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2)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巯嘌呤10mg),加氨试液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照巯嘌呤项下的鉴别(3)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 检查

    溶出度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二法)测定。


      溶出条件    以盐酸溶液(9→1000)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样。


      测定法    取溶出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溶出介质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32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5H4N4S•H2O的吸收系数(pic_e (1).png)为1131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    标示量的70%,应符合规定。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1)。

  • 含量测定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巯嘌呤50mg),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盐酸溶液50ml,置水浴中加热使巯嘌呤溶解,放冷,用0.1mol/L盐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用0.1mol/L盐酸溶液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巯嘌呤5μg的溶液。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在32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5H4N4S•H2O的吸收系数(pic_e (1).png)为1131计算。

  • 类别

    抗肿瘤药。

  •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巯嘌呤片
巯嘌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