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维生素B1片
WeishengsuB1Pian
VitaminB1Tablets
本品含维生素B1(C12H17ClN4OS·HCl)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本品为白色片。
(1)适用于维生素B1缺乏的预防和治疗,如维生素B1缺乏所致的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或Wernicke脑病、酒精戒断综合征、器质性遗忘综合征、妊娠相关神经炎。亦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2)胃肠道外营养或摄入不足引起的营养不良时维生素B1的补充。
(3)下列情况时维生素B1的需要量增加:妊娠或哺乳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烧伤、血液透析、长期慢性感染、发热、重体力劳动、吸收不良综合征伴肝胆系统疾病(肝功能损害、乙醇中毒伴肝硬化)、小肠疾病(乳糜泻、热带口炎性腹泻、局限性肠炎、持续腹泻、回肠切除)及胃切除后。
(4)大量维生素B1对下列遗传性酶缺陷病可改善症状: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病)、支链氨基酸病(枫糖尿症,maplesyrupurinedisease),乳酸性酸中毒和间歇性小脑共济失调。
(5)无确切疗效小脑综合征、皮肤病、慢性腹泻、精神病、多发性硬化症。
(1)预防用量推荐膳食中每日摄入维生素B1量,女性青年及成人1~1.1mg,妊娠期妇女1.5mg,乳母1.6mg。正常膳食均可达上述需要量。
(2)治疗用量①口服成人维生素B1缺乏症(轻型或重型维持量):一次5~10mg,每日3次,至症状改善。妊娠期由于维生素B1缺乏而致神经炎:每日5~10mg。嗜酒而致维生素B1缺乏:每日40mg。②肌内注射成人重型维生素B,缺乏症:一次50~100mg,每日3次。
【儿科用法与用量】小儿维生素B1缺乏症:轻型,一日10mg口服;重型,一日10~25mg肌内注射,症状改善后口服。
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日10~50mg,分次口服。
【儿科注意事项】对正常肾功能几乎无毒性。
(1)药效学 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能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消化系统功能。摄入不足可致维生素B1缺乏,严重缺乏可致“脚气病”以及周围神经炎。
(2)药动学 胃肠道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或饮酒过多能阻止吸收。吸收后分布于各组织,t1/2为0.35小时。肝内代谢,经肾排泄,正常人每日吸收维生素B15~15mg。
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过量使用可以出现发绀、坐立不安、消化道出血、恶心、喉部紧缩感、乏力。注射用药时可产生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哮鸣、血管神经性水肿、肺水肿等个别过敏性休克,故仅重症者补充的少才采用注射用药。
(1)大剂量应用时,测定血清茶碱浓度可受到干扰,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治疗Wernicke脑病注射葡萄糖前,应先应用维生素B1。
(3)维生素B1一般可由正常食物中摄取,较少发生单一维生素B1缺乏表现,使用复合维生素B制剂较宜。
(4)本品常见用法为口服和肌注,不宜静脉注射。注射时偶见过敏反应,个别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故除急需补充的情况外,很少采用注射。
(5)肝肾功能不全时无须调整剂量;老年人剂量参照成人用法。
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与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钠配伍,易引起变质。本品不宜与含鞣质的中药和食物合用。
维生素B1片:10mg。
取本品细粉适量,加水搅拌,滤过,滤液蒸干后,照维生素B1鉴别(1)、(3)项下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细粉适量,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维生素B1溶解,用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维生素B11m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见维生素B1有关物质项下。
限度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1)。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B125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70ml,振摇15分钟使维生素B1溶解,用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再加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取供试品溶液,在246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2H17ClN4OS·HCl的吸收系数()为421计算。
维生素类药。
遮光,密封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