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林旦

林旦

  • 拼音

    Lindan

  • 英文名

    Lindan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lα、2α、3β、4α、5α、6β)-1,2,3,4,5,6-六氯环己烷。含C6H6C16不得少于99.0%。

  •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微臭。


      本品在丙酮、乙醚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在水中不溶。


      凝点本品的凝点不低于112℃(通则0613)。

  • 适应症

    疥疮、阴虱病。

  • 用法与用量

    (1)疥疮自颈部以下将药均匀涂擦全身,无皮疹处亦需搽到,尤其是皮肤的褶皱部位。成人一次不超过30g(儿童酌减量)。擦药12小时后洗澡,同时更换衣被及床单。首次治疗1周后,如未治愈,可再用药作第2次治疗。


      (2)阴虱病剃去阴毛后涂擦本药,一日3~5次。

  • 药理学

    本品是杀灭疥虫的有效药物,亦有杀灭虱和虱卵的作用。本品与疥虫和虱体体表直接接触后,透过体壁,引起神经系统麻痹而致死。

  • 不良反应

    (1)少数患者皮肤局部可有轻度刺激。


      (2)搽药后偶见头晕,1~2天后消失。

  • 禁忌

    (1)4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有癫痫病史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不用于皮肤破损处。


      (2)避免与眼和黏膜接触。

  • 制剂与规格

    林旦乳膏:1%30g:0.3g。

  • 鉴别

    (1)取本品0.5%的乙醇溶液1ml,置具塞试管中,加乙醇3ml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1ml,放置10分钟,溶液显氯化物鉴别(1)的反应(通则0301)。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77图)一致。

  • 检查

    α-六六六照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50ml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用环己烷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α-六六六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丙酮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中约含1μg的溶液,精密量取适量,用环己烷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n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用对照品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为色谱柱;柱温为190℃;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体积1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理论板数按林旦峰计算不低于5000。林旦峰与α-六六六峰间的分离度应大于3.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α-六六六峰保留时间一致的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α-六六六不得过1.0%。


      酸度    取本品10.0g,加丙酮25ml使溶解,加水75ml与甲基红指示液1滴,摇匀,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不得过5.0ml。


      氯化物    取本品0.75g,加水15ml,煮沸1分钟,冷却,不断振摇,滤过,取滤液10ml,加水3ml与乙醇2ml,依法检查(通则0801),与标准氯化钠溶液5.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通则0841)。

  •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乙醇25ml,置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冷却,加1mol/L乙醇制氢氧化钾溶液10ml,轻轻摇匀,静置10分钟,加水100ml,加2mol/L硝酸溶液中和,并过量10ml,精密加硝酸银滴定液(0.1mol/L)50ml,摇匀,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淡棕红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1mol/L)相当于9.694mg的C6H6C16

  • 类别

    抗寄生虫药。

  • 贮藏

    遮光,密封,不得与铁器接触。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