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环吡酮胺

环吡酮胺

  • 拼音

    Huanbitong`an

  • 英文名

    CiclopiroxOlamine

  • 基本信息

    2823_p_1.png

    本品为4-甲基-6-环己基-1-羟基-2(1H)-吡啶酮与2-氨基乙醇的复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12H17NO2应为75.7%~78.0%;含C2H7NO应为22.3%~23.0%。

  •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本品在甲醇、乙醇中易溶,在二甲基甲酰胺或水中略溶,在乙醚中微溶。

  • 适应症

    外用于治疗由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等所致的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如手癣、足癣(尤其是角化增厚型)、体瓣、股癣;亦可用于头癣;也适用于治疗甲真菌病。外用于由念珠菌如白念珠菌等所致的皮肤念珠菌感染和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外用于由马拉色菌属所致的花斑糠疹。

  • 用法与用量

    (1)外用软膏剂和溶液剂治疗皮肤真菌病“每日1~2次,疗程2~4周。


      (2)治疗甲真菌病,先用温水泡软甲板,尽可能把病甲削薄,将药膏用胶布包扎固定在患处,每日1次,需坚持治疗3~6个月。


      (3)甲涂剂外涂治疗甲真菌病,先用温水泡软甲板,尽可能把病甲削薄,涂于病甲表面,第1个月,每日1次,第2个月,隔日1次,第3个月开始每周1次,一般需6~12个月,治疗期间应定期锉薄病甲,同时治疗手癣、足癣。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为人工合成的吡啶酮类化合物,主要作用于真菌细胞膜。高浓度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加,钾离子和其他内容物漏出,细胞死亡。此药渗透性强,可渗透过甲板。体外抑菌试验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放线菌及其他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球菌、杆菌和阴道滴虫亦有抑制作用。


      (2)药动学    1%霜剂外用于志愿者后背,仅有给药量的1.3%吸收入血。半衰期为1小时,表皮角质层吸收较多。真皮层较少,但仍高于最小抑菌浓度。甲表面涂用该药,可渗入甲下,部分可进入甲床。

  •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出现局部发红、瘙痒、刺痛或烧灼感等刺激症状。偶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 禁忌

    (1)儿童忌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孕妇及哺乳妇女慎用。


      (2)不可用于眼睛。


      (3)用药过程中若局部皮肤过敏、皮疹加重、瘙痒,应立即停用。

  • 制剂与规格

    环吡酮溶液:1%10g:0.1g。


      环吡酮甲涂剂:8%10g:0.8g。


      环吡酮软膏:1%(1)10g:0.1g;(2)15g:0.15g。

  • 鉴别

    (1)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溶解后,加茚三酮试液2滴,煮沸,溶液显蓝紫色。


      (2)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环吡酮胺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mg的溶液。


      色谱条件采用硅胶GF254薄层板,以苯-乙醇-冰醋酸-N,N-二甲基甲酰胺(90∶8∶1∶1)为展开剂。


      测定法    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


      结果判定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3)取本品,加乙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l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304nm与231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1258图)一致。

  • 检查

    碱度    取本品0.20g,加水20ml使溶解,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8.0~9.0。


      甲醇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10ml,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通则0901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避光操作,并尽量减少与本品直接接触材料(如色谱柱、试剂、溶剂等)中的金属离子,如为新色谱柱,先用冰醋酸-乙酰丙酮-水-乙腈(1∶1∶500∶500)冲洗15小时以上,再用流动相冲洗至少5小时,流速为每分钟0.2ml。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环吡酮30mg),置20ml量瓶中,加含冰醋酸20μl、乙腈2ml与流动相15ml的混合溶液使溶解(必要时超声助溶),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200ml量瓶中,用乙腈-流动相(1∶9)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氰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96%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冰醋酸(230∶770∶0.1)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7ml;检测波长为220nm与298nm;进样体积1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环吡酮峰的拖尾因子应在0.8-2.0之间;环吡酮峰保留时间应在8-11分钟之间。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环吡酮峰保留时间的2.5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220nm与298nm)中如有杂质峰,除2-氨基乙醇峰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均不得大于对应波长下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0.5%)。


      干燥失重    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室温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通则0831)。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 含量测定

    环吡酮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N,N-二甲基甲酰胺40ml,使溶解,加1%麝香草酚蓝甲醇指示液2滴,在氮气流中用甲醇锂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甲醇锂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73mg的C12H17NO2


      2-氨基乙醇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加甲醇20ml,使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液3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6.108mg的C2H7NO。

  • 类别

    抗真菌药。

  •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环吡酮胺
环吡酮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