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吲哚菁绿
YinduoJinglü
IndocyanineGreen
C43H47N2NaO6S2 774.96
本品为2-[7-[1,1-二甲基-3-(4-磺丁基)]苯并[e](2-二氢亚吲哚基)-1,3,5-庚三烯基]-1,1-二甲基-3-(4-磺丁基)-1H-苯并[e]二氢亚吲哚内盐,钠盐。按干燥品计算,含C43H47N2NaO6S2应为94.0%~105.0%。
本品为暗绿青色或暗棕红色粉末;无臭;遇光与热易变质。
本品在水或甲醇中溶解,在丙酮中几乎不溶。
(1)用于脉络膜血管造影。
(2)用于手术中膜组织临时性染色。
(1)脉络膜造影(观察脉络膜动脉图像-脉络膜动静脉图像-脉络膜静脉像-脉络膜消失像)①临用前,取本品25mg(1支),用所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3ml溶解制成溶液;②试验前,用“吲哚菁绿试敏针”于患者前臂掌侧皮内注射0.1ml,10~15分钟,观察有无红晕,确无过敏反应后,再进行脉络膜造影检查;③受试眼充分散瞳;④舒适、稳定地坐在荧光造影显微镜前,固定头位,充分睁大受试眼;⑤助手(护士)快速静脉推注配制好的吲哚菁绿溶液,检查者同时观察受试者眼底并照相。
(2)手术中膜组织临时性染色临用前,取本品25mg(1支),用所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3ml溶解制成溶液;再取上述溶液适量,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制成1mg/ml的稀溶液;取此稀溶液涂于膜组织表面,经1~3秒后用平衡盐溶液冲净,即可。操作中注意不宜接触膜以外的其他组织,可使用透明质酸钠作为隔离剂,避免膜以外组织被染色。
(1)药效学 本品为诊断用药。经静脉注入体内后,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色素不沉着于皮肤,也不被其他组织吸收,其最大吸收波长由水溶液的780nm转变成805nm,所以测血中本品的浓度不受黄疸及溶血标本影响。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药。
由于本品在血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在近红外区,此区域的波长容易透过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达到脉络膜,从而激发脉络膜组织中的吲哚菁绿染料产生荧光。利用吲哚菁绿的这一特性,眼科临床中将其用于检查脉络膜血流量、结构、病变部位、性质及程度等。
(2)药动学 本品经静脉注入体内后,立刻和血浆蛋白结合,随血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血管内,高效率、选择地被肝细胞摄取,又从肝细胞以游离形式排泄到胆汁中,经胆道入肠,随粪便排出体外。由于排泄快,一般正常人静脉注射20分钟后约有97%从血中排除、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环(进入肠管的吲哚菁绿不再吸收入血)、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他肝外脏器排泄。静脉注射后2~3分钟瞬即形成均一单元达到动态平衡,约20分钟血中浓度被肝细胞以一级速率消失,即成指数函数下降。经肘静脉注射药物,臂-脉络膜循环时间约为6~12秒。
本制剂不完全溶解时,可能发生恶心、发烧、休克等反应。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对碘剂过敏者禁用。
(1)本品可能引起休克、过敏样症状,所以从注射药物开始到检查结束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受试者的状况。
(2)为防止过敏性休克,要充分问诊,对过敏性体质者慎重使用。用药前应预先备置抗休克急救药及器具。注射本品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口麻、气短、胸闷、眼结膜充血、浮肿等症状,一旦发生休克反应立即中止吲哚菁绿试验,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如输液、给升压药、强心剂、肾上腺素、吸氧、人工呼吸等。
(3)一定要用附带的专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吲哚菁绿,并使其完全溶解。不得使用其他溶液如氯化钠注射液等。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推注,使其完全溶解后,水平观察玻璃壁确证无残存不溶药物时,方可使用。
(4)临用前调配注射液,已溶解的溶液不能保存再使用。如必须保存,应尽量选择阴凉处、避光且保存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5)请受试者安静状态下进行该项试验检查。
(6)本试验对甲状腺放射性碘摄取率检查有影响,应间隔1周以上再检查。
(7)对妊娠期妇女及儿童慎用。
注射用吲哚菁绿:(1)10mg;(2)25mg。
(1)取本品约10mg,加水5ml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10滴,加热至约60℃,加3%过氧化氢溶液10滴,即显暗红褐色,放置,渐变为橙黄色。
(2)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16nm、263nm与7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611图)一致。
(4)本品炽灼灰化后,显钠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通则0301)。
碘化钠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水100ml溶解后,加硝酸1ml,摇匀,照电位滴定法(通则0701),用硝酸银滴定液(0.01mol/L)滴定。每1ml硝酸银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1.499mg的NaI。按干燥品计算,含碘化钠不得过5.0%。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约5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pH5.8)-乙腈-甲醇(50:4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进样体积10μl。
系统适用性 要求理论板数按吲哚菁绿峰计算不低于1000,吲哚菁绿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3倍(3.0%)。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50℃减压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6.0%(通则0831)。
重金属 取本品1.0g,置坩埚中,用小火加热使炭化,放冷,加硝酸2ml与硫酸5滴,加热至白烟除尽后,在500~6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2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盐酸3滴使湿润,加热水7ml,加热2分钟,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氨试液调节至微红色,加稀醋酸0.4ml,移至纳氏比色管中,必要时滤过,用水2ml洗涤坩埚,并加水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硝酸2ml、硫酸5滴与盐酸2ml,蒸发至干,加盐酸3滴使湿润,加热水7ml,加热2分钟,加酚酞指示液1滴,用氨试液调至微红色,加稀醋酸0.4ml,移至另一纳氏比色管中,加标准铅溶液1.0ml,再用水稀释至10ml,作为对照溶液;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各加硫化钠甘油溶液(取硫化钠5g,加水10ml溶解后,加甘油30ml混合制成,置冰箱中可保留3个月)1滴,摇匀,放置5分钟,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砷盐 取本品0.25g,加氢氧化钠0.5g,混合,加水少量,搅拌均匀,干燥后,先用小火烧灼使炭化,再在600~700℃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5ml与水23ml使溶解,依法检查(通则0822),应符合规定(0.0008%)。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μg的溶液。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在784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43H47N2NaO6S2的吸收系数()为3120计算。
诊断用药。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