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注射用哌库溴铵
ZhusheyongPaikuxiuan
PipecuroniumBromideforInjection
本品为哌库溴铵加适量甘露醇制成的无菌冻干品,含哌库溴铵(C35H62Br2N4O4)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适用于全麻诱导插管和术中维持肌松,目前主要用作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
(1)成人①气管插管:静脉注射0.60mg/kg,90秒后可达良好插管状态,维持肌松时间30~45分钟;快速气管插管静脉注射用量增至0.9mg/kg,60秒达良好插管状态,肌松维持时间可达75分钟左右。②维持肌肉松弛,间断静脉注射0.15mg/kg,长时间应用吸入麻醉剂静脉注射用量降至0.075~0.1mg/kg。持续静脉滴注,在静脉全麻时剂量为5~10μg/kg,吸入全麻时剂量为每分钟5~6μg/kg。
(2)老年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插管剂量为静脉注射0.6mg/kg,维持肌松可间断静脉注射0.1mg/kg,或以每分钟5~6μg/kg静脉输注。
【儿科用法与用量】(1)气管剂量0.6mg/kg。
(2)维持剂量0.15mg/kg。
(3)连续推注0.6mg/kg。
【儿科注意事项】婴儿(1个月~12个月)及儿童(1岁~14岁)起效比成人快,作用持续时间比成人短。
(1)药效学 ①为中时效甾类非去极化肌松药,分子结构与维库溴铵相似;②是目前临床上起效最快的非去极化肌松药,其作用强度为维库溴铵的1/6~1/8,时效为维库溴铵的2/3;ED95为0.3mg/kg,插管剂量0.6~1.0mg/kg,起效时间50~90秒钟,临床作用时间45~60分钟,维持剂量0.1~0.15mg/kg。
(2)药动学 稳态分布容积235~320ml/kg,清除率每分2.4~3.0ml/kg,消除半衰期100~170分钟。
25%罗库溴铵与白蛋白结合。罗库溴铵主要经肝脏代谢(主要代谢产物是17-羟罗库溴铵),胆道排除。部分药物原形经胆道排除,仅9%罗库溴铵药物原形经肾脏排除。临床剂量的罗库溴铵不引起组胺释放,对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影响。罗库溴铵虽然起效时间短,但作用时间仍嫌过长,难以替代琥珀胆碱用于困难插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时其时效可能会延长。
有轻微的组胺释放作用,但临床剂量无心率及血压变化。大剂量时有解迷走神经作用,可能会引起心率增快。
(1)对此药过敏患者禁用。
(2)美国FDA妊娠期药物安全性分级为肠道外给药C。
(1)合并低钾血症、高镁血症、低钙血症、低血红蛋白、脱水、酸血症、高碳酸血症及恶病质均可增加罗库溴铵的作用,用药时应适当减量。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罗库溴铵注射液:(1)2.5ml:25mg;(2)5ml:50mg。
(1)取本品1瓶的内容物,加水5ml溶解后,加硝酸使成酸性,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淡黄色沉淀。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酸度 取本品5瓶,各加0.9%氯化钠溶液2ml溶解后,合并,混匀,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5.0~7.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瓶,分别加0.9%氯化钠溶液2ml溶解,溶液应澄清(通则0902第一法)无色或几乎无色(通则0901第一法)。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1ml,置2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 见哌库溴铵有关物质项下。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色谱峰忽略不计。
含量均匀度 以含量测定项下测得的每瓶含量计算,应符合规定(通则0941)。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哌库溴铵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20EU。
水分 取本品,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测定,含水分不得过5.0%。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10瓶,分别加流动相适量使溶解,用流动相分次定量转移至10ml量瓶中,并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哌库溴铵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适量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哌库溴铵0.4mg的溶液。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哌库漠镂含量测定项下。
测定法 见哌库溴铵含量测定项下。按外标法以峰面积分别计算每瓶的含量,并求得10瓶的平均含量。
肌松药。
遮光,密闭,在2~8℃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