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醋酸丙氨瑞林
Cusuan Binganruilin
Alarelin Acetate
本品系由九个氨基酸组成的合成多肽,为5-氧代脯氨酰-组氨酰-色氨酰-丝氨酰-酪氨酰-D-丙氨酰-亮氨酰-精氨酰-脯氨酰-乙胺的醋酸盐。按无水、无醋酸物计算,含C56H78N16O12应为95.0%~103.0%。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有引湿性。本品在水中溶解,在甲醇中略溶,在1%醋酸溶液中溶解。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1%醋酸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按无水、无醋酸物计算,比旋度为-46°至-56°。
吸收系数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79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无水、无醋酸物计算,吸收系数()为52~57。
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②子宫肌瘤;分性早熟;④也可用于辅助生育技术。
每支含150μg,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1ml后,每日1次,皮下注射。
(1)子宫肌瘤 连续用12 周。
(2)子宫内膜异位症 连续用12~24周。
(1)用药初期会使原有症状加重。
(2)卵巢不应期主要出现雌激素低下症状,潮热、出汗、外阴阴道萎缩引起的阴道干燥、性欲减退和性交困难。
(3)治疗超过6个月会造成骨量丢失。
(4)个别妇女出现头痛、虚弱、情绪变化等症状。
妊娠期妇女禁用。
(1)如因雌激素低下引起的症状难以坚持治疗时,可补充少量雌激素(反向添加疗法)缓解症状。
(2)孕期用药可引起流产,用药前应除外妊娠。
注射用醋酸丙氨瑞林∶(1)25μg (2)150μg。
(1)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醋酸丙氨瑞林对照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釆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60:45:6:14)为展开剂。
测定法 吸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晾干,熏氯气(在一容器底部,放一烧杯,加入5%高锰酸钾溶液10ml,再加盐酸3ml,密闭),晾干,再喷以碘化钾淀粉指示液使显色。
结果判定 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斑点相同。
氨基酸比值 取本品,加6mol/L盐酸溶液,于110℃水解24小时后,照适宜的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供试品中各氨基酸与丙氨酸摩尔比应符合以下规定:丝氨酸为0.7~1.0,谷氨酸为0.9~1.1,脯氨酸为0.8~1.0,亮氨酸为0.9~1.1,酪氨酸为0.9~1.1,组氨酸为0.9~1.1,精氨酸为0.9~1.1。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20mg,加水2ml溶解后,依法检查(通则0901第一法和通则0902第一法),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2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醋酸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释液[流动相A(通则0872)-流动相B(95:5)]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合成多肽中的醋酸测定法(通则0872)测定,含醋酸不得过7.5%。
有关物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5mg的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1mol/L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3.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理论板数按醋酸丙氨瑞林峰计算不低于20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2.0%),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5倍(5.0%),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5倍的峰忽略不计。
水分 取本品,依法测定(通则0832第一法1),含水分不得过7.0%。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醋酸丙氨瑞林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见有关物质项下。进样体积1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有关物质项下。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促性腺激素药。
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