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丙酸氟替卡松
BingsuanFutikasong
FluticasonePropionate
本品为6α,9α-二氟-17-[[(氟甲基)硫代]甲酰基]-11β-羟基-16α-甲基雄甾-1,4-二烯-3-酮-17α-基丙酸酯。按无水与无溶剂物计算,含C25H31F3O5S应为98.0%~102.0%。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
本品在二氯甲烷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二氯甲烷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621),比旋度为+32°至+36°。
本品鼻喷剂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季节性过敏性(包括花粉症)及常年性过敏性鼻炎。
经鼻喷雾吸入成人每侧一次2喷(总剂量100μg),一日1次,早晨用药为好,部分患者一日需用2次(早晚各1次)。每侧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4喷(总剂量200μg)。症状控制后,维持剂量为每侧一喷(50μg),一日1次。老年患者使用本药不需作特殊的剂量调整。
(1)药效学本品为糖皮质激素类药,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抗过敏作用。其特点是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较高,局部抗炎作用较强。其局部抗炎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通过抑制磷脂酶A.而影响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药动学本品吸入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因采用的吸入装置不同而异,在12%~26%之间。
对任何种类的氟替卡松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本品对妊娠期妇女的影响尚无实验资料,需慎用;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慎用;肺结核患者、全身性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强效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药(如酮康唑、利托那韦)可抑制本品代谢,使其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增加,从而增加本药导致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如库欣综合征或反馈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抑制。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1)50μg×60喷;(2)50μg×120喷。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20mg,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A-流动相B(50∶5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丙酸氟替卡松与杂质I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A-流动相B(50∶50)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丙酸氟替卡松0.2mg与杂质I0.4μg的溶液。
灵敏度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流动相A-流动相B(50∶50)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丙酸氟替卡松0.1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Kromasil100-5C18,4.6mm×250mm,5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含0.05%磷酸与3.0%甲醇的乙腈溶液为流动相A,以含0.05%磷酸与3.0%甲醇的水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每分钟1.0ml,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9nm。进样体积5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的色谱图中,丙酸氟替卡松峰的保留时间约为33分钟,丙酸氟替卡松峰与杂质I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杂质I、杂质II(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30)均不得过0.3%,杂质Ⅲ(相对保留时间约为0.77)不得过0.2%,其他单个杂质不得过0.1%,杂质总量不得过0.8%。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峰忽略不计(0.05%)。
残留溶剂 照残留溶剂测定法(通则0861)测定,应符合规定。
水分 取本品约0.25g,照水分测定法(通则0832第一法1),以三氯甲烷-甲醇(1∶1)为溶剂,每次测定前更换溶剂,含水分不得过0.5%。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0μ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丙酸氟替卡松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40μ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 取丙酸氟替卡松与杂质I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丙酸氟替卡松40μg与杂质I8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15∶35∶50)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1.5ml,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9nm。进样体积2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图中,丙酸氟替卡松峰与杂质I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遮光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