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 英文名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

  • 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恶性肿瘤和白血病化疗与放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后髓系造血功能的受抑及延迟植活与移植排斥。

      

      (2)周围血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前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动员等。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发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先天性、特发性、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远期疗效不肯定。

      

      (4)各种严重感染,包括艾滋病及并发的感染。

      

      (5)抗艾滋病药物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用法与用量

    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皮下注射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且用药方便,故更应推广。剂量及疗程视适应证与病情而定。

      

      (1)白血病化疗后及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移植  按体重一日2.5~5μg/kg,待白细胞升至>2×109/L即可停用。

      

      (2)实体瘤化、放疗后,每日剂量可适当减少,一日2~3μg/kg,待白细胞升至>5×109/L停用。

      

      (3)再生障碍性贫血、MDS等骨髓衰竭性疾患伴中性粒细胞减少 一次2~5μg/kg,一日1次,通常以2周为一疗程。

      

      (4)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前的干(祖)细胞动员,宜于化疗后白细胞降至最低点(一般为停化疗后2周左右)时开始用药,剂量为一日5~10μg/kg,至白细胞升至≥5×109/L时开始采集,并继续用至采集结束,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移植前的干细胞或祖细胞动员,每日5~10pg/kg,皮下注射,连续4~6天后开始采集血样,并再持续1~3天,至采集结束。

      

      (5)严重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 一日3~5μg/kg,用至中性粒细胞≥1×109/L,通常需连用5~7天。

      

      (6)先天性、特发性或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一日2μg/kg,至白细胞≥5×109/L时减量或停药,仅有近期效果。

  • 药理学

    (1)药效学      本品系由174或175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18798.88及20000。其通过重组DNA技术,分别经中华仓鼠卵巢细胞或埃希大肠杆菌表达产生。前者为糖基化蛋白,后者为非糖基化蛋白。上述二种产品的药效相同,作用机制为与粒系祖细胞及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促进前者的增殖分化,增强后者的趋化、吞噬及杀伤功能。本品属Ⅱ类造血生长因子,有细胞系特异性,仅作用于中性粒细胞及其祖细胞。无种族特异性。

      

      (2)药动学     皮下注射本品吸收良好,5分钟内血清中即可测得。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2~8小时(静脉注射为30分钟),分布容积为150ml/kg,血药峰浓度为(478±66.1)pg/ml。消除相半衰期静脉注射为1.4小时,皮下注射为2.15小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1.6 ng·h/ml及11.7ng·h/ml。本品起效迅速,静脉注射5分钟即出现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减少,4小时后开始上升,24小时内达高峰。连续静脉或皮下注射其血药浓度变化与单次给药相似,表明无蓄积作用。皮下或静脉注射后24小时尿中均未测出本品浓度。

  • 不良反应

    (1)较常见骨痛、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为1%~5%,反应为轻至中度,大多无需临床处理而自行消退。

      

      (2)<1%的患者可出现可逆性ALT、AST、ALP及血尿酸升高、一过性低血压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3)偶见急性发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肤病(Sweets综合征),表现为发热伴皮损及疼痛。

      

      (4)长期用药者有时出现脾肿大,大多经影像学检查才发现。本品过敏反应属罕见,表现为用药后迅速出现的休克、间质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和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 禁忌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对大肠杆菌蛋白过敏的患者,应用大肠杆菌重组的rhG-CSF后可能出现交叉过敏反应。

      

      (2)体外研究证实,rhG-CSF对某些肿瘤细胞,尤其是髓性白血病细胞有刺激增殖作用,故急、慢性髓性白血病化疗后及MDS中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型(RAEB)和转变中的RAEB(RAEB-t)患者应慎用,并进行严密监测,如原始细胞明显增多,应及时停药。

      

      (3)本品在人类孕期的安全性以及是否由乳汁分泌尚未明确,因此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哺乳妇女应停止哺乳,否则不宜使用。

      

      (4)早产儿、新生儿及婴儿的用药安全性尚未确认,不宜应用。儿童用药应慎重及严密观察。

  • 药物相互作用

    若与化疗药同时应用,迅速分化的造血祖细胞对化疗药及放疗敏感,故本品不宜与化疗药同时使用。

  • 制剂与规格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1)75μg;(2)150μg;(3)300 μg。

  • 内容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