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凌康药典 >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 拼音

    Yansuan Naluotong Zhusheye

  • 英文名

    Nalox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 基本信息

    本品为盐酸纳洛酮的灭菌水溶液。含盐酸纳洛酮(C19H21NO4•HCl)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 适应症

    (1)治疗阿片类药物及其他麻醉性镇痛剂(如哌替啶、阿法罗定、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啡、依托尼秦等)中毒。

      

      (2)治疗镇静催眠药及急性酒精中毒。

      

      (3)阿片类及其他麻醉性镇痛剂药物依赖的诊断。

      

      (4)用于吗啡类复合麻醉术后,解除呼吸抑制及催醒。

  • 用法与用量

    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

      

      (1)常用量 成人一次0.4~0.8mg;小儿同成人用量。

      

      (2)用于促使吗啡或芬太尼全麻后自发呼吸恢复按体重1.3~3μg/kg。

      

      (3)用于阿片类中毒 一次400pg或按体重10pg/kg,需要时2~3分钟可重复1次。

  • 药理学

    (1)药效学  在正常人体内,有恒量的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强啡肽与β-内啡肽等)通过阿片受体及阿片肽系统调节体内的一系列神经-体液系统,如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多巴胺系统、5-羟色胺系统、胆碱能系统等,保持体内的正常功能平衡。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中最强有力的是β-内啡肽,对痛觉的感知、垂体激素分泌、心血管活动等生理功能均有重要作用。’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腺垂体释放β-内啡肽和ACTH,使其在脑脊液和血液中含量增加。β-内啡肽通过上述系统特别是抑制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效应产生病理生理变化。昏迷、缺氧属于应激状态,所以伴有β-内啡肽的释放增加。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纯拮抗药,对神经突触膜阿片受体的亲和力为10-8水平、钠反应比率在1以下,其亲和力大于吗啡和内啡肽,能阻断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解除阿片类药物的中毒症状和非常量β-内啡肽产生的病理生理效应。纳洛酮对常量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无拮抗作用。纳洛酮可用于以下情况。①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治疗:纳洛酮为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对中枢神经系统三种阿片受体亚型均能拮抗,阻断外源性阿片样物质与阿片受体结合,是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药物。②镇静催眠药中毒的治疗:镇静催眠药中毒导致的昏迷、呼吸抑制等应激状态,使体内内源性阿片样物质释放增加,纳洛酮可阻断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如β-内啡肽)增多产生的效应而起治疗作用。③急性酒精中毒的治疗:乙醇进入脑内后,一方面激活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产生酒精强化作用和一系列与酒精中毒有关的症状,另一方面乙醇还直接或间接刺激伏隔核释放多巴胺。纳洛酮既可阻断乙醇所激活的内源性阿片肽系统的作用,减弱酒精强化作用,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又可对抗酒精引起的多巴胺释放效应,阻止酒精正性强化作用的产生。④阿片类及其他麻醉性镇痛剂药物依赖的诊断:阿片类及其他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注射本品时立即出现戒断症状。

      

      (2)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好,但经肝脏代谢迅速失效,估计口服剂量要为注射的50倍才能产生相同效应;皮下、肌内、静脉注射和气管内给药均可采用。给药后吸收迅速,静脉和气管内给药1~3分钟产生效应,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5~10分钟见效。人血浆半衰期90分钟,作用时间持续45~90分钟(有报道作用时间持续3~4小时),所以常需重复给药,以保持拮抗所需血药浓度。本品主要代谢途径是在肝脏内与葡糖醛酸结合,然后经尿排出,静脉注射后48~72小时约65%从尿中排出,分布相半衰期为4.7分钟,清除相半衰期平均65分钟。

  •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出现口干、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困倦或烦躁不安、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大多数不用处理自行恢复。有报道个别患者诱发心律失常、肺水肿和心肌梗死。

  • 禁忌

    对本品过敏的患者禁用。

  • 注意事项

    (1)应根据病情和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速度。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呼吸、心律和心率、血压等,如有变化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4)阿片类及其他麻醉性镇痛药成瘾者,注射本品时立即出现戒断症状,因此要注意掌握剂量。

  •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 制剂与规格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1)1ml:0.4 mg;(2)1ml:1mg;(3)2ml:2mg;(4)10ml:4mg。

  • 鉴别

    (1)取本品适量,置瓷蒸发皿中,于沸水浴中蒸干,加枸椽酸醋酐试液1滴,在80~90℃水浴中加热3~5分钟,显紫红色。

      

      (2)取本品,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80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63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3)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 检查

    pH值  应为3.0~4.0(通则0631)。

      

      杂质Ⅱ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含杂质Ⅱ)  取盐酸纳洛酮对照品适量,加0.1mol/L盐酸溶液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取10ml,置25ml量瓶中,加0.4%三氯化铁溶液1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放冷,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辛烷磺酸钠溶液(取1-辛烷磺酸钠1.36g与氯化钠1.0g,加水580ml使溶解,摇匀)-甲醇-磷酸(580:42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9nm;进样体积10µl。

      

      系统适用性要求  系统适用性溶液(含杂质Ⅱ)色谱图中,出峰顺序依次为纳洛酮与杂质Ⅱ。理论板数按纳洛酮峰计算不低于10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限度  供试品溶液的色谱中如有与杂质II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其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0.53,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2倍(4.0%)。

      

      细菌内毒素  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mg盐酸纳洛酮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25EU。

      

      其他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2)。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溶剂  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15g,置2000ml量瓶中,加盐酸0.9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供试品溶液  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溶剂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盐酸纳洛酮0.1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盐酸纳洛酮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1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见杂质II项下。

      

      系统适用性要求  理论板数按纳洛酮峰计算不低于10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 类别

    吗啡拮抗药。

  • 贮藏

    密闭,在干燥处保存。

  • 内容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