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兰索拉唑肠溶胶囊
Lansuolazuo Changrongjiaonang
Lansoprazole Enteric Capsules
本品含兰索拉唑(C16H14F3N3O2S)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肠溶小丸或球状颗粒。
胃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及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等。
(1)成人常用量①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一次30mg,一日1次,于清晨口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程为4周,胃溃疡为4~6周,反流性食管炎为8~10周。②合并Hp感染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口服,一次30mg,一日1~2次,与2种抗生素联合应用,1~2周为1个疗程。③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治疗剂量因人而异,可加大至一日120mg。
(2)肝、肾功能不全时剂量一次15mg,一日1次。
(1)药效学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化学结构很相似,不同之处为本药在吡啶环上多一个氟。本药由血液进入壁细胞后并不直接作用于质子泵,而是在壁细胞微管的酸性环境中,形成活性亚硫酰胺代谢物,如AG-1812和AG-2000,这些活性代谢物将质子泵的巯基氧化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同奥美拉唑。
体外动物实验表明,在体内兰索拉唑能显著的抑制大白鼠的基础胃酸分泌,以及由各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50%抑制量(ID50)为1.0~3.6mg/kg。本药对2-脱氧-D-葡萄糖刺激、水浸刺激这种通过迷走神经作用而产生的胃酸分泌也有强的抑制作用,这是优于其他药物的特性。在大鼠急性溃疡模型实验中本药能显著抑制溃疡发生,其ID50为0.3~8.5mg/kg。
本药及其代谢产物AG-1812和AG-2000对Hp均有抑制作用。但单用本药对Hp无根除作用,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则可明显提高Hp的根除率。
本药使胃内pH值明显增高,因而使促胃液素的分泌增加。停药1~12周之后血清促胃液素可恢复正常。
(2)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健康成年人单次口服本药30mg,空腹时达峰时间为2小时,达峰浓度为1038pg/L。半衰期β相为1.3~1.7小时,老年人半衰期约为2小时,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半衰期延长至7小时。半衰期虽短,但作用时间却很长,单次口服本药30mg,其抑酸作用可达24小时以上。峰值浓度与剂量有关,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绝对生物利用度为85%。餐后服用可延缓吸收,并使峰值浓度降低,但曲线下面积与空腹服用无明显差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反应代谢∶亚硫酰基(SO)的氧化和还原;巯苯咪唑环的羟基化;侧链甲基的羟基化;O-脱烷基化。代谢产物AG-1812和AG-2000被肝脏的P450ⅡC18代谢为砜基和羟基,次要代谢产物为亚硫酸盐和羟基砜衍生物。主要经胆汁和尿排泄,尿中测不出原形药物,全部为代谢产物。健康人一次口服本药30mg,24小时后尿排泄率为13%~14%。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1)消化系统可出现腹泻、口干、恶心、食欲缺乏、便血、便秘、腹胀等症状,偶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及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口服本药可致胃黏膜轻度肠嗜铬样(ECL)细胞增生,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2)神经与精神系统常见头痛、头晕、嗜睡,偶见焦虑、失眠、抑郁等。
(3)血液系统偶有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贫血等,罕见血小板减少。
(4)泌尿生殖系统可出现尿频、蛋白尿、阳痿等。
(5)过敏反应可出现皮疹、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等。
(6)致癌性有报道大白鼠经口给药(剂量约为临床用量的100倍)实验中,其精巢间细胞瘤发生率会增加,且发现一例胃部类癌的发生。
(7)其他可出现发热、乏力、肌痛等,也可出现总胆固醇及尿酸升高。
对本药过敏者。
(1)肝功能障碍者慎用。
(2)小儿用药的安全性尚未确定,不推荐使用。
(3)老年患者的胃酸分泌能力和其他生理功能均会下降,而对本药的清除时间会延长,故老年人应慎用,用药期间应注意调整剂量,并密切观察。
(4)曾有报告指出,在动物实验中本药可分泌入乳汁,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本药。如必须使用本药时,应停止哺乳。
(5)药物对实验室检测值或诊断的影响①可使血清促胃液素水平上升;②治疗期间,UBT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
(6)用药前、后及用药时应该检查或监测①疗效监测∶本药用于Hp感染时,应进行UBT试验,以确定Hp是否已经被根除;应注意的是,治疗期间,UBT试验可能出现假阴性。本药用于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时,应注意观察消化不良的症状是否缓解,并进行内镜检查以了解溃疡是否愈合,并检测基础胃酸分泌是否减少。本药用于消化性溃疡时,为了解治疗效果,应监测疼痛是否缓解,并进行内镜检查以了解溃疡是否愈合;应注意的是,疼痛的缓解与溃疡的愈合并非完全一致。②毒性监测∶应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检查,血清促胃液素水平的检测。
(7)长期使用经验不足,国内不推荐维持治疗。
(8)有可能掩盖胃癌症状,故应在排除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再使用。
(9)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B。
(1)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时,可使后者的血浆峰值浓度升高,达峰时间缩短。
(2)红霉素类与本品合用时,红霉素类在胃中的局部浓度增加,两者用于治疗Hp感染时具有协同作用。
(3)与抗酸药合用能使兰索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小。其机制可能为胃内pH的增加妨碍了兰索拉唑颗粒的溶解。故两者如需合用,应在使用抗酸药后1小时再给予兰索拉唑。
(4)与茶碱联用时可轻度减少茶碱的血清浓度。两者联用时应在开始或停用兰索拉唑的时候,仔细监测茶碱的血清浓度。
(5)可以显著而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从而使伊曲康唑、酮康唑的吸收减少。故两者应避免同时使用。
(6)硫糖铝可干扰兰索拉唑的吸收,使其生物利用度减少,故兰索拉唑应在服用硫糖铝前至少30.分钟服用。
(7)与克拉霉素合用时,有发生舌炎、口腔炎和舌头变黑的报道。其确切机制不清。两者合用时应监测口腔黏膜的变化,必要时停用克拉霉素,同时减少兰索拉唑的剂量。
(8)如需与地西泮及苯妥英合用时应慎重,注意调整本药剂量并仔细观察患者反应。
兰索拉唑胶囊∶(1)15mg;(2)30mg。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内容物的细粉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兰索拉唑10μg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在28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有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避光操作。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内容物,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兰索拉唑50mg),置25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与甲醇适量,振摇使兰索拉唑溶解,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兰索拉唑20μg的溶液。
灵敏度溶液 精密量取对照溶液适量,用甲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兰索拉唑1μg的溶液。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 见兰索拉唑有关物质项下。
限度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1.0%),小于灵敏度溶液主峰面积的色谱峰忽略不计。
含量均匀度(15mg规格) 取本品1粒,将内容物倾入100ml量瓶中,囊壳用甲醇-水(60∶40)溶液分次洗净,洗液并入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与甲醇-水(60∶40)溶液约30ml,超声约25分钟(控制水温不超过20℃)使兰索拉唑溶解,用甲醇-水(60∶4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量,应符合规定(通则0941)。
溶出度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一法方法2)测定。
溶出条件 以氯化钠盐酸溶液(取氯化钠2.0g,加盐酸7.0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5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50转,依法操作,经60分钟时,立即将转篮升出液面,弃去上述各溶出杯中酸液,立即加入预热至37℃的磷酸盐缓冲液(pH 6.8)900ml,继续依法操作,经60分钟时取样。
供试品溶液 取溶出液滤过,取续滤液(15mg规格);或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ml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H 6.8)稀释至刻度,摇匀(30mg规格)。
对照品溶液 取兰索拉唑对照品约20mg,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100ml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pH 6.8)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284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粒的溶出量。
限度 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耐酸力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一法)测定。如溶出度项下的平均溶出量不小于标示量的90%,则不再进行此项测定。
溶出条件 以盐酸溶液(9→1000)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120分钟时,取下转篮。
供试品溶液 用水洗转篮内颗粒至洗液呈中性,立即将颗粒转移至100ml量瓶(15mg规格)或200ml量瓶(30mg规格)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与甲醇-水(60∶40)溶液约30ml,超声约25分钟(控制水温不超过20℃)使兰索拉唑溶解,用甲醇-水(60∶4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品溶液、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要求 见含量测定项下。
测定法 见含量测定项下。计算每粒的含量。
限度 6粒中每粒含量均不得低于标示量的90%;如有1~2粒低于标示量的90%,但不低于标示量的80%,其平均含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90%;如有1~2粒低于标示量的90%,其中仅有1粒低于标示量的80%,但不低于标示量的70%,其平均含量不低于标示量的90%,应另取6粒复试;初、复试的12粒中有1~3粒低于标示量的90%,其中仅有1粒低于标示量的80%,但不得低于标示量的70%,且平均含量不得低于标示量的90%。
干燥失重 取本品内容物,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5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通则0831)。
其他 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3)。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兰索拉唑15mg),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与甲醇-水(60∶40)溶液约30ml,超声约25分钟(控制水温不超过20℃)使兰索拉唑溶解,用甲醇-水(60∶4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
对照品溶液 取兰索拉唑对照品约15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与甲醇-水(60∶40)溶液约30ml,超声约25分钟(控制水温不超过20℃)使兰索拉唑溶解,用甲醇-水(60∶4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系统适用性溶液、色谱条件、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 见兰索拉唑含量测定项下。
质子泵抑制药。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