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氨苯蝶啶片
AnbendiedingPian
TriamtereneTablets
本品含氨苯蝶啶(C12H11N7)应为标示量的93.0%~107.0%。
本品为黄色片。
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发生的水钠潴留,主要目的在于纠正上述情况时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拮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亦可用于特发性水肿。
口服 成人 开始一日25~100 mg 分2次服用,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剂量可酌情减少。持阶段可改为隔日疗法。一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
【儿科用法与用量】口服 一日2~4mg/kg 分1~2次服。
【儿科注意事项】(1)本品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合管的Na+、K+交换。(2)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和高钾血症。
(1)药效学 本药直接抑制肾脏末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K+交换,从而使Na+、Cl-、水排泄增多,而K+排泄减少。单剂口服后2~4小时起效,6小时达高峰,作用可持续7~9小时。本药利尿作用较弱但迅速,留钾作用弱于螺内酯。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可显著增强利尿作用。
(2)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生物利用度约为50%。血浆蛋白结合率40%~70%,t1/2为1.5~2小时,无尿者每日给药1~2次时延长至10小时,每日给药4次时延长至9~16小时(平均12.5小时)。吸收后大部分迅速由肝脏代谢,原形药物和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少数经胆汁排泄。
(1)常见 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电解质失衡、皮疹。
(2)少见 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等。②低钠血症。③头晕、头痛。④光敏感。
(3)罕见 ①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②血液系统损害,如粒细胞减少症甚至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贫血(干扰叶酸代谢)。③肾毒性和肾结石。有报道长期服用本药者肾结石的发生率为1/1500。其机制可能是由于本药及其代谢产物在尿中浓度过饱和,析出结晶并与蛋白基质结合,从而形成肾结石。
(1)对本药过敏者。
(2)高钾血症患者。
(3)严重肝脏疾病患者。
(4)无尿的严重肾功能不全者。
(5)留钾治疗或补钾者。
(6)美国FDA妊娠期用药安全性分级为口服给药C;D(如用于妊娠高血压)。
(1)本药不能代替噻嗪类利尿药成为治疗高血压或水肿的一线药物。
(2)可引起高钾血症,如未纠正则可致死。肾功能损害、糖尿病患者或疾病严重患者出现高钾血症的风险更大。使用本药须监测血钾浓度。
(3)实验显示本药可由母牛乳汁分泌,但对人的情况尚不清楚。哺乳期妇女使用对乳儿的危害不能排除。
(4)儿科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未建立。
(5)老年人应用本药较易发生高钾血症和肾损害。
(6)对诊断的干扰 ①干扰荧光法测定血奎尼丁浓度的结果。②使下列测定值升高:血糖(尤其是糖尿病)、血肌酐和尿素氮(尤其是在肾功能损害时)、血浆肾素、血钾、血镁、血尿酸及尿酸排泄量。③使血钠下降。
(7)下列情况慎用 ①肾功能损害;②糖尿病;③肝功能不全;④低钠血症;⑤酸碱不平衡;⑥电解质不平衡;⑦高尿酸血症或有痛风病史者;⑧肾结石或有此病史者。
(1)因可使血尿酸升高,与噻嗪类和祥利尿药合用时可使血尿酸进一步升高,故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物。
(2)与降糖药合用可使血糖升高,后者剂量应适当加大。
(3)与依普利酮或螺内酯、阿米洛利等其他留钾利尿药合用,留钾的作用相加,引起高钾血症的风险增加,属禁忌。
(4)与甲氨蝶呤合用,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作用相加,可出现骨髓抑制。
氨苯蝶啶片:50 mg。
取本品细粉适量(约相当于氨苯蝶啶10mg),照氨苯蝶啶项下的鉴别(1)项试验,显相同的反应。
溶出度 照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通则0931第一法)测定。
溶出条件 以盐酸溶液(9→1000)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每分钟100转,依法操作,经45分钟时取样。
供试品溶液取溶出液10ml,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 取氨苯蝶啶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2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与溶出介质适量,振摇使溶解,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在357nm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计算每片的溶出量。
限度 标示量的75%,应符合规定。
其他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01)。
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氨苯蝶啶50mg),置烧杯中,加冰醋酸与水各25ml,小心加热,搅拌使氨苯蝶啶溶解,放冷,移至5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100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释至刻度,摇匀。
测定法 取供试品溶液,在36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12H11N7的吸收系数()为843计算。
密封保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 二部/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 ISBN 978-7-5214-159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9 ISBN 978-7-5067-9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