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化学剥脱美容术
化学剥脱术(chemical enadarterectomy)又称化学削皮术、皮肤化学药物剥脱术,就是利用腐蚀性药物对皮肤进行控制性化学灼伤,达到治疗目的。利用化学剥脱机制治疗某些损容性皮肤病,即化学剥脱美容技术,是较常用的医疗美容技术,目前亦称换肤术。
医疗美容中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损容性皮肤病及皮肤老化性表现。
(1)损容性皮肤病:雀斑、雀斑样痣、睑黄疣、汗管瘤、脂溢性角化病、光线性角化病、扁平疣、疣状痣、皮脂腺痣等。
(2)皮肤老化性表现:皮肤老化性干燥、增厚、细小皱纹、毛孔粗糙、黑头粉刺等。
(1)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情绪不稳定者或对化学剥脱术期望过高者。
(2)白癜风患者、肤色较黑者、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体质者。
(3)面部患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或单纯疱疹频发者。
(4)对苯酚等化学剥脱剂过敏者。
将具有一定腐蚀性药品涂于皮疹处或老化皮肤表面,使皮肤外层发生角蛋白凝固性变性、坏死,形成较重的接触性皮炎。在表皮剥脱和浅层坏死、结痂组织脱落后,有碍美容的皮疹或老化性皮肤也随之剥落,新生的表皮组织光滑润泽。由此损容性皮疹得到治疗,老化性皮肤变成新生健美皮肤。化学剥脱只涉及表皮浅层与真皮乳头层,愈后皮肤呈完全性再生,因此既不留瘢痕,又不影响皮肤的正常生理状况。
(1)复方酚溶液(Ⅰ):亦称无痛酚液,晶状酚500g、无水乙醇50ml、甘油50ml、樟脑1g、达克罗宁10g、地塞米松0.5g。多用于与皮面相平或稍高出皮面的皮疹。
(2)复方酚溶液(Ⅱ):晶状酚500g、无水乙醇50ml、甘油50ml、樟脑1g、利多卡因12g、维A酸1.5g、地塞米松0.5g。作用特点同上。
(3)复方酚溶液(Ⅲ):液态苯酚3ml、蒸馏水2ml、液体皂8滴、巴豆油2滴。作用特点同上,肥皂液有增强穿透力作用,巴豆油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
(4)perez酚膏(Ⅰ):间苯二酚24g、硫黄24g、硅酸铝镁1g、山梨醇2.5g、甲基一氧化碳纤维素0.5g、甘油2.5ml、蒸馏水45.5ml。多用于浅表层老化皮肤剥脱与细小皱纹,涂于皮肤10分钟后清除干净,1~2周后可再重复1次。
(5)复方三氯醋酸溶液:三氯醋酸30ml、蒸馏水70ml。用于浅表性皮疹或局部剥脱、细小皱纹。
(6)果酸液:20%~70%苹果酸或枸橼酸液,用于皮肤干燥、色素斑等。
1.术前准备
(1)温水香皂清洁面部皮肤,皮疹处75%乙醇或乙醚外涂,去除油脂。
(2)根据面部皮肤及皮疹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剥脱药品,配好备用。
(3)准备好眼睛冲洗用具及冲洗药液(常用生理盐水),以备不慎将剥脱药滴人眼内时紧急冲洗用。
(4)剥脱面积较大时,术前40分钟注射镇静药或止痛药。
2.剥脱术操作
(1)皮肤常规消毒,医用胶布或无菌透明胶带保护非剥脱区皮肤。
(2)用无菌棉签蘸剥脱药液,以棉签湿润不下滴为度,快速均匀涂于皮疹处或美容剥脱部位,可重复1~2次,直至局部皮肤表面呈霜白色。若药液过量可用干棉球吸去。30~60分钟后,局部变为褐色,1~2天结痂,7~10天痴皮脱落,创面光洁,皮肤呈嫩红色。部分患者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3-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肤色。
(3)涂剥脱药液应避开眉部、眼部、鼻孔、口唇,以防药品流入眼内、鼻孔内和口唇黏膜。
(4)若不慎将剥脱药液误入眼睛、鼻孔、口唇或正常皮肤,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或擦除。
(5)若需再行化学剥脱术,应间隔1个月。
3.术后护理
(1)小面积剥脱术后,创面有少量渗出、结痂,涂抗生素霜。
(2)大面积剥脱术后,创面较大,有轻度水肿反应渗液、结痂,可住院观察,给予补液、抗感染治疗。局部湿敷或涂抗生素霜
(3)术后6~8个月内避免阳光曝晒,夏季外出涂防晒霜。
(1)严格掌握化学剥脱美容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苯酚类剥脱剂涂布后经皮吸收对心脏与肾脏可能有影响,因此不宜大面积使用。每次不要超过面部面积的1/4,一次用量勿超3ml。
(3)涂药需准确、规范,均匀涂药,勿涂入或溢入眼睛、鼻孔、口唇。
(4)创面要保持清洁卫生,勿强行剥痂,任其自然脱落,或外用抗生素乳膏软化痂皮,促进其脱落。
(1)色素沉着:化学剥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多由脱痂处过多晒太阳引起。所以要避免晒太阳,外用防晒霜,口服维生素C与维生素E。
(2)粟丘疹:部分患者由于剥脱术后毛囊孔闭塞、受堵,皮脂分泌不畅所致。用消毒针挑除,外用抗生素霜。
(3)瘢痕:多见于瘢痕性体质者或术中操作、术后护理不当所致。常见于上颌、口周等皮肤较薄处。剥脱术中对不同的部位掌握好涂药量与时间,注意术后护理,预防继发感染。瘢痕处在早期外用糖皮质激素霜,若是肥厚性瘢痕可行糖皮质激素封闭疗法。
医疗美容技术/张信江等主编. —2版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ISBN 978-7-117-1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