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疗美容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美容术

  • 基本信息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移植脂肪无法预料的高吸收率及低成活率,自体脂肪移植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Eleabogem于1986年采用颗粒状脂肪组织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及外伤后组织缺损均获得满意效果。1987年Bioll首先报道了用脂肪注人方法来增大乳房。近年来,经过技术改进和器械的更新,颗粒状脂肪组织已成为一种较理想的自体填充材料。由于其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无排斥反应等优点,备受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重视,被广泛用于充填颜面部的凹陷畸形,如颜面萎缩、凹陷性瘢痕眼睑下垂、隆乳、隆颗、隆鼻和鼻唇沟过深等美容手术。
    英文名称
    其他名
    科室
    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
    适应人群
    充填颜面部的凹陷畸形
    操作方式
    采用颗粒状脂肪组织移植
    特点
  • 概述

    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于移植脂肪无法预料的高吸收率及低成活率,自体脂肪移植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Eleabogem于1986年采用颗粒状脂肪组织移植治疗颜面部凹陷及外伤后组织缺损均获得满意效果。1987年Bioll首先报道了用脂肪注人方法来增大乳房。近年来,经过技术改进和器械的更新,颗粒状脂肪组织已成为一种较理想的自体填充材料。由于其来源丰富、取材容易、操作简单、充盈外形好、无排斥反应等优点,备受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重视,被广泛用于充填颜面部的凹陷畸形,如颜面萎缩、凹陷性瘢痕眼睑下垂、隆乳、隆颗、隆鼻和鼻唇沟过深等美容手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都进行了脂肪移植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的研究。但是,脂肪移植的高吸收率仍是脂肪移植最大的障碍,也一直是脂肪移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许多学者将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和血管生成的作用,不少学者将其应用于脂肪移植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般认为脂肪注射临床应用时必须矫枉过正,过度矫正50%是必要的。有学者提出,为了获得预期的整复效果,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再次注射时,间隔以4-6周为宜。

      

      自体脂肪移植作为整形外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因移植体吸收率高,结果难以预测,严重地影响其广泛应用。随着前脂肪细胞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并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 适应症

    1.面部皮下凹陷性缺损或畸形    如单侧或双侧颜面萎缩,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颧、颗额、眶区的凹陷、面部手术或外伤所致的凹陷,上唇过薄或人中过短,鼻唇沟过深,耳垂较小等。

      

      2.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哺乳后乳房萎缩,双侧乳房大小不对称,乳头凹陷畸形。

      

      3.吸脂过度造成的凹陷及植皮区的凹陷等。

      

      4.身体其他部位软组织凹陷,如臀、大腿、小腿弯曲等。

      

      5.可用于面部皱纹、重睑术后多余的皱纹、重睑线过宽等。

  • 操作方法

    脂肪抽吸的操作技术

      

      范围较小的吸脂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切开一约3mm切口后,用小剪刀稍加分离切口周围组织,用20号钝圆头带侧孔长针插人所标志的皮下脂肪层,将混合液均匀注入深浅两层脂肪层内,至皮肤稍发硬为止。所需脂肪颗粒很少的也可不做皮肤切日,用7~9号针头将混合液直接注人皮下脂肪层即可。麻醉混合液配方为:2%利多卡因25m,1:1000肾上腺素1生理盐水1000ml。

      

      由于所需脂肪量较少,一般可选注射器吸脂法,也可选用电动负压机械吸脂法。针管式吸脂法可用8~16号注射针头安装10~30ml一次性注射器,将针头刺人皮肤后,向后针用针栓套于针管及针芯之间顶住,或用血管钳夹住针芯,此时,针芯前针管内形成负压。手握住针管,左手压紧或抓紧吸脂区,使吸脂针头在脂肪层内来回拉锯式的抽吸,整个抽吸呈均匀放射状隧道式抽吸,吸出淡红色血脂混合液,其中脂肪量并不多,而大部分为麻醉膨胀液吸满针管后,将针头取下,侧置垂直注射器,可见淡黄脂肪颗粒悬浮于上部,此时可将淡红色麻醉液轻轻推挤掉,再抽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纯净脂肪颗粒,必要时使用多个注射器或两人同时进行抽吸。用于注射面部皱纹时要用7-8号注射器抽吸,因针头细,抽吸速度慢,一定要耐心细致。选用电动负压机械吸引法,一般用直径3mm的吸脂管连接好手柄,用硅胶管接好无菌负压瓶,将吸脂管插入皮下脂肪层,来回拉锯式抽吸,也就是呈放射状隧道式抽吸,吸出的脂肪直接进入负压瓶内。


    脂肪注射的操作技术


      脂肪注射操作时,脂肪应被注射成扇形“线”状小柱,避免注射成较大团块状,以免血运不佳脂肪被液化吸收或形成囊肿。注射层次大多为皮下脂肪层,或为接近真皮深面的皮下脂肪层、肌肉内及骨膜表面,在面部应注射在SMAS深面或骨膜浅面。过度矫正约30%,以抵消脂肪移植后的吸收。

      

      注射脂肪24小时内可进行按摩塑形。24小时后禁忌持续暴力按摩或热敷,以免脂肪液化。若脂肪液化后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可给予抗生素,必要时可用注射器抽出液化的脂肪,一般无需切开引流。手术后反复持续按摩揉搓,可造成脂肪细胞破裂,脂肪酸刺激皮肤软组织,引起无菌性炎症表现。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从脂防抽吸时即应注意。


    颜面部脂肪颗粒注射移植技术

    一般双侧颜面萎缩,大面积软组织发育不良,所需纯脂肪量约10-40ml;颧、颞、额的凹陷一般需脂肪10~40ml;眶区需脂肪2-10ml;上唇过薄,人中过短需脂肪颗粒1~6ml,鼻唇沟过深所需脂量约2-8m。搬痕或外伤所致软组织候损则需根据凹陷的范围、深度来确定需要的脂肪量。

      

      为困难。治疗时,在多余皱纹处的皮下注射适量的脂肪颗粒使其充盈丰满,注射后选用透明胶布黏附固定,使该部位皮肤不易皱缩,手术1~2周多余的皱纹可望消失。


    1.用甲紫标出颜面萎缩部位,颧、额、眶区、鼻唇沟或唇部凹陷部位,缺陷最明显处要突出标记,以便重点注射。

      

      2.局部浸润麻醉,面颊部注射脂肪切口可选择在耳垂下端隐蔽处或选在口角唇线处,颧、颗、额的注射切口可选在接近注射区的头发内或发际处。眶区注射口可选在眉际或双眼皮皱褶线内,唇部可选在口角或人中下红白唇线交界处,鼻唇沟注射口可选在沟的下端或与鼻翼的交界处。耳垂注射口选在耳垂上外侧部或下颌后缘交界处。瘢痕区注射口可选在附近隐蔽部位或瘢痕边缘等。

      

      3.重睑手术后多余皱纹    重睑手术后,部分患者在预定重睑线上又多出1~2条皱纹,在眶隔脂肪去除过多的患者或重睑切口上缘轮匝肌去除量多时常会出现这种现象,手术矫正较为困难。治疗时,在多余皱纹处的皮下注射适量的脂肪颗粒使其充盈丰满,注射后选用透明胶布黏附固定,使该部位皮肤不易皱缩,手术1~2周多余的皱纹可望消失。

      

      4.重睑线过宽    切开法重睑术,部分患者因上睑皮肤去除过多,导致重睑线过宽,可用5ml注射器8号针头抽取脂肪3ml,由眉毛下缘进针,将脂肪注入上睑眶窝,脂肪注入后重睑线即恢复至原手术设计的位置,为保证双上睑注人量相等,注入后双上睑对称,应分次吸取单纯脂肪颗粒,或用8号针头抽吸脂肪,注射时换用12号针头,这样推注时较容易掌握。

      

      5.颜面萎缩    将直径2mm的带侧孔注射长针连接已装有脂肪颗粒的10ml注射器,将针头先插人凹陷处的浅筋膜深层的最远端,边推针边推出脂肪颗粒,一定要均匀铺开,注射完浅筋膜深层,可再入浅筋膜浅层,依据面颊部的凹陷萎缩程度来定注入的脂肪量多少,一般注入后,面颊部要比正常面颊胖约20%-50%,这样水肿吸收后,整形效果才能恰到好处。颧、、额的脂肪注射,也是将脂肪先注入浅筋膜深层,然后再注入浅筋膜浅层,注射方法同上。

      

      因为颊部皮肤及口腔黏膜均具有弹性,进行脂肪注射时不可过深,否则,虽然已注射相当数量的脂肪颗粒,皮肤凹陷也无显著改善,而注射物则会突向口腔形成一个团块,所以注射针头刚进入皮下即开始注射为佳。

      

      6.植皮区或萎缩性瘢痕凹陷    由于组织粘连较为严重,这两种情况直接注射相当困难,常发生注射量不均,表面不平整等现象。注射前必须先用较粗针头(例如硬膜穿刺导针)在皮下均匀地穿出多个并行的小隧道,松解粘连后,再进行注射。

      

      7.注射完毕后,行切口者用5-0丝线缝合一针,轻轻按压,对注入区进行塑形,使注入的脂肪分布的更均匀,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口服适当抗生素预防感染,5天拆线。

      

      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技术

      

      从安全性来讲,自体脂肪隆乳是最佳选择,但是自体脂肪移植困扰人们最大问题就是吸收问题,同时由于脂肪注射隆乳需脂肪量大,很难用注射器抽吸法满足需要。另外在要求手术丰乳的人中,并非都需要吸脂塑形,使得病例选择也受到一定限制。由于所需的脂肪量较多,所以一般选用电动负压吸引吸脂法,不要应用电子、超声等物理方法吸脂,因为脂肪要回收,故而所用的吸管、吸引瓶都必须严格的清洗,高压消毒后使用。目前自体脂肪隆乳虽已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吸收率注射剂量、层次、并发症等,需要有经验的术者进行操作。另外,身体各部位软组织凹陷,包括臀部平坦凹陷、大腿、小腿弯曲、吸脂术后的凹陷等所需抽吸的量根据凹陷区实际需要来定。

  • 注意事项

    脂肪注射移植的成功与否,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①脂肪的吸引技术;②脂肪清洗和筛选技术;③脂肪的注射技术。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移植的脂肪应尽量比所需填充量大1/3~1/2(约130%-150%)。

      

      2.移植的脂肪颗粒要尽量分层次均匀注射,使注入的脂肪能够充分接受移植部位所供给的营养,特别是血流很丰富的部位,如肌肉周围就可多注入一些。

      

      3.加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于移植物,可促进血管长入移植物,从而有利于游离移植脂肪的生存,减少移植物的坏死吸收。

      

      4.3~6个月后可重复注射移植脂肪颗粒,其成活率明显较首次注射为高。

      

      5.口服维生素E,因其在脂肪细胞新陈代谢中必不可少而有提高脂肪组织成活的作用。

      

      6.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无创操作技术。

  • 并发症及处理

    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约为0.29%,9.38%手术后效果不显著,而改用其他手术。主要并发症包括:

      

      1.感染    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注射部位本身原有慢性炎症疾病。感染一般于5~7天出现,感染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局部皮肤潮红青紫或针孔不愈合流脓。处理: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一旦感染,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3~5天后可明显消退。严重者应切开患处,抗生素冲洗,去除坏死组织,留置负压引流,有空腔者需加压包扎,一般经处理后可获痊愈。

      

      2.血肿    吸脂时动作粗暴,吸头粗损伤大,出血不能及时引流出去。术后加压包扎不当。处理:注射或吸脂动作要轻柔,掌握好层次,尽量避开较大的血管部位,术后适当加压包扎,必要时可予负压引流。若血肿较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后局部加压包扎。一般情况下不会致严重的血肿,如凝血机制不好可给予肌注或口服止血药。

      

      3.局部皮肤凹凸不平    抽吸未呈游走放射状,某一隧道抽吸过度。注射区凹凸不平是由于脂肪注入不同层次,每层的注射量也有差异,术后脂肪在每一层次吸收率的不同以及同一层次注射的不均匀,术后一段时间内可出现凹凸不平。处理:抽吸时尽量放射状游走抽吸,不要反复在一个隧道内抽吸过多。注入脂肪时也要尽量保持层次明确,注射均匀。一般术后3~6个月,其自身可自行调节,大多可恢复平整,如仍有不平整,可再次将高的部位吸平,或将低凹处注射脂肪加以矫正。

      

      4.术后局部硬结    注射不均匀或同一层同一部位注射过多,造成脂肪颗粒聚积成块,使疏松的脂肪组织体积缩小,硬结明显呈球状。术后没有适当按度、塑形使聚集的脂防散开。处理:注射时将脂肪颗粒均匀散开,广泛与移植体接触,尽可能多层次注射,术后一定要按摩、揉压,使聚集脂肪散开。

      

      5.脂肪液化及钙化    主要发生于自体时即由大的所宣择单血的及大脂防解片使细胞不能成活所致。因此,目前有学者主张注射层次不宜选择单一的乳腺后间隙,而应是包括肌肉内、皮下组织等多层次、交叉、散播的注射方法。

  • 内容来源

    医疗美容技术/张信江等主编. —2版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ISBN 978-7-117-13533-7

  • 基本信息

  • 概述

  • 适应症

  • 操作方法

  • 注意事项

  • 并发症及处理

  •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