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重脸术
1.心理健康者。
2.单睑者。
3.内翻倒睫。
4.上睑皮肤松垂。
5.两侧上脸重睑不对称或仅有单侧重睑。
1.心理有障碍或要求不切合实际者。
2.眼周有急慢性炎症或高血压、糖尿病未控制者。
3.面瘫患者。
4.上睑下垂者。
5.上睑外翻者。
6.突眼症者。
7.眼裂狭小者。
1.避开月经期,出血时间长者可于术前1~2天内口服止血药。
2.观察眼睛大小与形状,与受术者充分沟通。
3.签署手术同意书,照相。
4.部分术前要做心理测试。
1.压线法
(1)于上睑画出重睑线,一般宽6~8mm。
(2)在重睑线上分别自皮肤进针,挂睑板后从皮肤另一处出针,同法缝合4~5针暂不打结,将线两端分开排列。
(3)卷一细条凡士林纱布,将之置于每个缝线中央的皮肤上,每针缝线分别打结。
2.埋线法
(1)于上睑画出重睑线,一般宽6~8mm。
(2)用6-0尼龙线自皮肤进针,挂睑板或眶隔后从另一处皮肤出针,再从这一皮肤原针孔进针,在皮下潜行后再从前方的另一处皮肤出针。行进方向自外眦向内眦。到达内眦后,折返向外眦,进出针方法同前。原缝线挂睑板的地方改行皮下,原在皮下的地方挂睑板如此形成多个“8”字,至外眦后打结,线结埋入皮下。若埋入受阻,可在局部做一小切口。
(图21-1)
3.切开法
(1)同压线法。
(2)沿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除宽约3mm的眼轮匝肌暴露睑板。术中应充分切除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以防术后切口下唇臃肿畸形。
(3)适当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切勿去除过多,以防上睑凹陷,若有皮肤松弛应去除多余的皮肤。
(4)于切口下唇皮肤进针,挂睑板,自相应切口上唇皮肤出针间断对合缝合。打结不宜太紧,以防术后切口瘢痕明显。
术后24小时内局部冷敷,减少出血,2~3天常规换药观察切口情况,7天拆线。埋线法无需拆线。
1.两侧不对称 表现为两侧的重睑线宽度、长度、形状等不对称。此并发症以预防为主。防治:术前画线要两侧对称,切开皮肤时尽量准确,挂睑板缝合时的高度要尽量保持一致。术中发现两侧不对称,可以去除切口下唇过宽的那侧的一窄条皮肤或切除过窄那侧切口上唇的部分皮肤来调整宽度,还可通过切口缝线带脸板缝合的高度来调整重脸的宽度手术完毕后让受术者用镜子观看手术效果,若不满意可以当时修改。
若术后发现重险线不对称有必要调整时,可待3个月瘢痕软化后择期修改。
2.多重睑 顾名思义是指除重睑线外上睑还出现一条或多条皮肤皱褶。这种情况可能是切口上唇深面的眼轮匝肌切除过多所致;或因上睑皮下组织少,皮肤相对过多所致;或因重睑线外的地方有粘连所致。
防治:①切除过多皮肤时要足量。②术中切除眼轮匝肌时尽量与切口线平齐,不要切除过多。缝合时,先带一部分眼轮匝肌后再穿出切口上唇皮肤。③若上睑皮下组织较少者,最好选择埋线法重睑术。需要去皮肤者,可尽量去除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或将切口下唇的眼轮匝肌自下方向上方折叠转位,使缝合后这部分眼轮匝肌位于切口的上方。
埋线法重验术术后外观自然,消肿快,适宜于上眼皮薄的受术者;切开法重睑术适宜于所有要求重睑术的受术者,术后效果确切,消肿略慢。压线法重睑术目前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孙家明,王晓军主编,一北京:龙门书局,2018.6 (协和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从书/赵玉沛,王国斌总主编)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ISBN 978-7-5088-5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