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疗美容 >  鼻翼缩小术

鼻翼缩小术

  • 基本信息
    适用于1.鼻翼宽大。2.鼻翼增厚。3.双侧鼻翼不对称。
    英文名称
    其他名
    科室
    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
    适应人群
    1.鼻翼宽大。2.鼻翼增厚。3.双侧鼻翼不对称。
    操作方式
    特点
  • 适应症

    1.鼻翼宽大。


      2.鼻翼增厚。


      3.双侧鼻翼不对称。

  • 禁忌症

    1.反复多次鼻翼手术后。


      2.后期有综合鼻整形计划的患者。


      3.要求不切实际或有精神方面异常者

  • 术前准备

    术前设计:鼻翼缩小术包括鼻翼外侧切口(外切法)和鼻翼内侧切口(内切法)两种术式。


      外切法一般适合于鼻翼向外膨隆较为明显的患者,手术方式为切除鼻翼外侧位于鼻翼沟附近的新月形皮肤组织,新月形切除组织的下缘位于鼻翼侧距鼻翼沟约1mm距离,而其上缘则根据所需要切除的组织量而定,切除的长度不应超过鼻翼沟。内切法适用于鼻翼基底增厚伴鼻孔宽大,且鼻翼向外侧膨隆较轻的患者,切口的设计一般为萎形,其中一半位于鼻翼基底处,另一半位于鼻前庭侧皮肤上,设计时不宜紧贴鼻翼基底,应将鼻翼基底位于鼻孔外侧处留下1个蒂位于内侧的三角形组织瓣,以避免术后出现鼻孔形状的不规则。


      麻醉:鼻翼缩小术一般选用局部浸润麻醉,也可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1.体位及切口    手术取仰卧位,切口在术前预先设计,如果是外切法则为新月形切口如果是内切法一般为菱形切口。


      2.切除鼻翼组织    根据术前设计的切口线,切开相应部位的皮肤至皮下组织层。外切法切除新月形鼻翼组织时,应距离鼻翼沟1mm左右的距离,这样便于切口的缝合,切除组织后可通过旋转的方式调整鼻翼的位置,在缩小鼻翼的同时可矫正鼻翼上缩或者鼻翼下垂的问题。内切法切除菱形鼻翼及前庭皮肤组织的同时可以达到缩小鼻孔的目的,前庭侧皮肤切除后也可以将鼻翼向内侧牵拉,达到缩小鼻翼的作用,但其作用较外切法十分有限。


      3.塑形与切口的缝合    通过对鼻翼组织瓣进行旋转可达到矫正鼻翼上缩和下垂的效果,向下方旋转鼻翼组织瓣可降低鼻翼,矫正鼻翼的上缩,反之,上方旋转鼻翼组织瓣可以拾高鼻翼位置从而达到矫正鼻翼下垂的目的。


      4.缝合及固定鼻翼外切口的缝合    可采用分层缝合,而鼻翼内切口一般直接对合缝合即可。外切法切口无菌敷料覆盖即可,内切法可在双侧鼻腔填塞干棉球1天以吸收切口处的渗血、渗液。

  • 术后监测与处理

    鼻腔填塞的棉球可在24小时之内拔出,术后应及时清洗伤口处的血痂和油性分泌物,吸收线缝合的切口不必拆线,外缝线一般于术后5~7天拆除。

  • 并发症及处理

    1.瘢痕增生    一般见于外切法鼻翼缩小术后,鼻翼外侧油脂分泌较为旺盛,瘢痕增生较其他部位明显,通过使用抑制瘢痕增生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瘢痕增生,消除后的癜痕一般不会太明显,如果遗留较为明显的术后瘢痕,可以通过激光或者手术的方式进一步治疗。


      2.双侧鼻翼不对称    切口设计不对称是导致这一情况的最常见原因,因此,正确的术前设计尤为重要,术中调整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术前本身就存在双侧不对称情况时,术中观察可避免术后不对称的出现。另外,通过旋转来调整鼻翼位置时,也容易造成鼻翼位置的不对称。鼻翼不对称可以通过再次手术来调整并达到满意的效果。


      3.鼻孔变形    鼻翼缩小本身就会对鼻孔的形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鼻孔的形状一般都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有严重的变形。当切除组织过多时,无论外切法还是内切法都会造成显著的鼻孔变形,鼻翼组织的切除量一般不宜超过5mm,否则造成鼻孔变形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内切法切口的设计不应紧贴鼻孔基底,应在基底处留下一个内侧瓣,以避免鼻孔出现严重的变形。

  • 内容来源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孙家明,王晓军主编,一北京:龙门书局,2018.6 (协和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从书/赵玉沛,王国斌总主编)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ISBN 978-7-5088-5332-1

  • 基本信息

  • 适应症

  • 禁忌症

  • 术前准备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 术后监测与处理

  • 并发症及处理

  • 内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