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凌康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疗美容 >  内源性超声波脂肪抽吸术

内源性超声波脂肪抽吸术

  • 基本信息
    超声波脂肪抽吸术(UAL)是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地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然后采用低负压吸引将之抽吸到体外的一种脂肪抽吸方法。
    英文名称
    UAL
    其他名
    科室
    医疗美容科
    适应人群
    操作方式
    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地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然后采用低负压吸引将之抽
    特点
  • 概述

    超声波脂肪抽吸术(UAL)是利用高能低频超声波的物理化学效应,选择性地破坏皮下脂肪组织,生成脂肪乳化液,然后采用低负压吸引将之抽吸到体外的一种脂肪抽吸方法。

  • 手术方法

    器械设备


      1.发生器    主要作用是将110V或220V的电流转变为高频高压电流,组成部分包括开关、振幅调节器、时间显示器、指示器。


      2.操纵柄    包括压电性物质、放大器、定向传送杆等。


      3.探头。


      4.导线    连接发生器与操纵柄,将电流传送至操纵柄,应绝缘、容易消毒并有足够长度。


      5.皮肤保护器    皮肤保护器除了有保护套管外还有切口保护器,切口保护器可插入皮肤切口,探头经由其内腔进入皮下组织。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1.注射期    采用超湿性技术(注射量与预计抽吸量为1:1)或肿胀技术(注射量与抽吸量为2:1~3:1,最高可达8:1),肿胀液应注射到脂肪组织的浅、中、深所有层次。


      2.乳化期    一般采用23kHz超声波及直径5mm的空心钛金属探头,连接低负压吸引装置。皮肤切口长约lcm,切口内置入皮肤保护器,切口周围覆盖湿巾,以免超声波的热效应损伤皮肤。探头经由皮肤保护器插入皮下。探头距离皮肤内面应超过1cm,缓慢持续轻柔往复移动探头,移动频率约为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时的50%。抽吸导管(即探头)必须处于动态,不能在某一区域停滞,以免造成热损伤。由于空化效应使脂肪细胞破坏乳化的时间较长,因此探头的移动速度要慢于负压吸引脂肪抽吸。随着探头的运动,脂肪组织逐渐乳化,应随时观察抽吸导管内的乳化液,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超声波的频率及探头运行速赵和位置。正常应为牛奶冰淇淋样混合液,出现较多血性液体时,应改变探头运动方向脂肪成分减少时,应调整超声波的频率,加大空化效应。探头运行遇到阻力,不能强力通过应回撤探头在其周围往复运动,直到阻力减退。“感觉手”触摸皮肤成知并引导探头的向及位置,保证探头在正确的层次,远离致密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肉等,以避免发生热损伤。当探头运行的阻力逐渐减轻并消失,抽吸液出现血性物质,并且依据超声波作用的时间及抽吸的乳化液量,即可结束乳化期的操作。


      3.抽吸期    采用低负压小直径导管进行抽吸、首先路残留的乳化谪抽吗干净,然后据局部情况,如皮下仍残留过多的脂肪组织、凹凸不平、不对称等,采用常规负压吸引脂肪抽吸,进行最终塑形。现在的趋势是减少超声乳化的时间,一般为5-10分钟,而增加常规脂肪抽吸的时间,以减少超声波的副作用。缝合皮肤切口,并穿戴紧身衣。

  • 并发症及处理

    1.热损伤    以皮肤热损伤多见,常见部位如下。①切口:可导致切口持续不愈合,形成明显瘢痕;②探头末端接触部位:可导致皮肤烧伤,形成瘢痕及破溃;③切口邻近区域:操作时切口外探头接触皮肤,可导致皮肤烧伤。此外可能损伤深筋膜、肌肉、骨骼等周围组织。


      2.皮肤感觉异常    超声波作用时间过长或者探头过于接近皮肤均可导致手术后皮肤感觉异常。其症状较负压吸引脂肪抽吸严重,皮肤痛觉过敏,穿戴紧身衣服时加重


      3.血清肿    血清肿与过度乳化脂肪组织有关,皮下形成巨大腔隙,术后储积较多血清液腹部常见,与超声波作用时间过长有关。去除大量脂肪组织应放置引流管。出现血清肿则应用注射器将血清液抽出,加压包扎。


      4.感染    有手术后切口感染及蜂窝织炎的报道。


      5.血栓    超声波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形成静脉血栓。


      6.皮肤坏死    真皮下血管网的密度与脂肪组织接近,空化效应可能广泛损伤真皮下血管网而导致皮肤坏死,抽吸浅层脂肪组织应慎重。

  • 临床效果评价

    内源性超声波脂肪抽吸术是脂肪抽吸术的一个重要进展,拓宽了脂肪抽吸术的适用范围,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但其设备与技术尚存在不足之处。有研究认为超声波脂肪抽吸术并不能代替负压吸引脂肪抽吸术,在某些纤维组织较多的部位如背部、上腹部、男性女型乳房及二次抽吸部位,其疗效较好,操作强度低,但是存在热损伤、手术时间长、培训时间长、不能抽吸浅层脂肪组织等诸多缺点,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 内容来源

    整形美容外科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孙家明,王晓军主编,一北京:龙门书局,2018.6 (协和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从书/赵玉沛,王国斌总主编)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ISBN 978-7-5088-5332-1

  • 基本信息

  • 概述

  • 手术方法

  • 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

  • 并发症及处理

  • 临床效果评价

  • 内容来源